到時候,或許太后還會看在溫家的份上對溫偉運格外照顧一些。要是再賞賜些好東西,溫偉運就能拿回去給魏姨娘了。
溫顧謙外放歸來也不過是一個四品官,得封駙馬可是三品。要是太后下了旨,往后溫偉運要比溫顧謙的官職還要高。在外,溫顧謙看見了溫偉運還要行禮問安。
光是想想這些好處,溫偉運就格外心動。更是和問蘭據理力爭,絕對不能讓問蘭扣了罪名到自己的頭上。
出門前問蘭的再三叮囑,溫偉運這會也已經全部拋之腦后了。
將他娶了沈安蓉說成十分委屈的事情,話里話外都是沈安蓉耽誤了他入朝為官,耽誤了他施展一身才華。筆趣庫
“你”溫偉運的這一番話,可把問蘭給氣的不輕。她出來之前可是再三叮囑過溫偉運,讓他少說話。這會溫偉運非但不聽,還在太后跟前反駁自己,問蘭一時語塞,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草民求太后明察”溫偉運朝著太后磕頭,他無官無職一介白丁,在太后面前自然只能自稱草民。
“圣旨到達溫家,并未知會家父一聲,家父為此毫不知情。大哥從小就訂了婚約,不過是因為武家小姐從小身體不好,這才未曾張揚。近年武小姐身體漸好,母親前些日子才打算將這件事情公布于眾,誰承想出了這樣的事情。草民生母深受父親寵愛,父親也多次想要把草民記為嫡出,不過屢屢遭到母親反對這才作罷。一個月前,母親聽夫子說草民學問很是不錯,就想著給草民一個體面的身份,往后入朝為官也不至于被人看輕了去。這才和父親商議,將草民記為了嫡出。”溫偉運沒等問蘭和沈安蓉再度開口,自己就解釋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溫江也是知會過溫偉運,為此他也知道該怎么說話。
“之所以沒有朝外宣布,也是想等草民高中之后再說。圣旨來的猝不及防又那樣的聲
勢浩大,家父明白即便入宮請罪也無法讓皇上和太后收回成命。只是,他也怕兄長退婚會傷害到武小姐的身體,損了武小姐的名聲,也讓兄長成了背信棄義的小人。兩難之下,生母提出讓草民迎娶公主。雖說草民是姨娘所生,可在圣旨下達之前就已經是溫家嫡子,為此也不能是問蘭姑姑口中所說的欺上瞞下,以次充好。所以這才由草民和公主成婚,這就是近幾日的所有事情,還望太后娘娘明察”溫偉運說的有理有據,即便太后想找事也不能說什么。
確實是圣旨下的太急促了些,主要還是太后被沈安蓉煩的頭疼,又在寧壽宮鬧得不可開交。被沈從業知道之后,自然不愿意給沈安蓉諸多體面,一道圣旨就去了丞相府。為此,才會引起后續這么多不必要的麻煩。
溫家之所以理直氣壯,也確實不是溫家的問題。就算太后想要怪罪,那也只是沈從業自己下旨不嚴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