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皇帝怎么會知道?!
他方才與父親的密談,周圍絕對沒有人聽到。
難道……難道這宮墻之內,真的沒有任何秘密能逃過陛下的耳目?!
巨大的震驚讓他瞬間失語,額角甚至滲出了細密的冷汗。
看著蒙毅那瞬間僵硬、強作鎮定的表情,趙凌臉上的笑意更深了,那銳利的鋒芒也隨之斂去,重新變得和煦起來,仿佛剛才的質問只是一個小小的玩笑。
“呵呵,無妨,無妨。”趙凌擺了擺手,語氣輕松,“蒙老將軍思慮周全,也是為你好,為朕的宮禁安危著想。”
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種近乎隨意的灑脫,“既然愛卿覺得身兼兩職過于辛苦,力有不逮,那便辭了吧。郎中令一職,關乎朕身家性命,確實需由精力充沛、心無旁騖之良才擔任。朕自會另覓人選,愛卿不必憂心。”
這爽快的應允,完全出乎蒙毅的預料!
他本以為皇帝至少會象征性地挽留一番,甚至可能斥責他畏難,不愿為帝國效力。沒想到竟如此干脆利落,沒有半分為難之意!
這份出乎意料的順利,反而讓蒙毅心中升起一絲異樣,但更多的是如釋重負。
“謝陛下體恤圣恩!”蒙毅連忙叩首謝恩。
趙凌似乎對辭官之事已不再關心,他話鋒一轉,直接切入了蒙毅職責的核心:“那二十三名貪墨瀆職的官員,馮劫和你,可已將證據查實?鐵證如山否?”
他的語氣恢復了帝王的沉穩,帶著對律法執行的嚴格關注。
蒙毅精神一振,立刻挺直腰背,朗聲稟報:“稟陛下,御史臺與廷尉府合力偵辦,所有涉案人員之罪證,包括貪墨賬目、受賄憑證、證人證言、口供筆錄等,皆已查證核實,條理清晰,鐵證如山!此二十三人中,不乏……”
他正準備逐一報上那些令人心驚的名字和職位。
“不必詳述身份!”趙凌卻突然抬手,果斷地打斷了蒙毅的話。
“朕不問他們姓甚名誰,官居何位。大秦律法如山,身份在鐵證面前,毫無意義!”
他收回目光,落在蒙毅身上,下達了清晰的指令:“愛卿只需將所有涉案卷宗、證據鏈條、審訊口供,整理齊備。明日一早,不必經御史大夫馮劫之手,直接呈送丞相府,交予丞相張良。”
蒙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按大秦舊制,涉及朝中重臣、尤其是如此規模的貪腐大案,最終卷宗必須直達天聽,由皇帝親自披閱裁決,方能彰顯天威,也體現皇帝對此類案件的絕對掌控。
丞相府,雖有輔佐之責,但通常只負責執行皇帝的最終判決,或在皇帝授意下進行初步復核。
趙凌似乎看穿了蒙毅的疑惑,他的指尖輕輕點了點堆積如山的奏章,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張良丞相,才思敏捷,明察秋毫,更兼深諳律法精髓。讓他先替朕審閱一遍,查缺補漏,理清脈絡,看看是否還有未盡之處,量刑是否允當。待他審閱無誤,附上意見,再呈報于朕。”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那仿佛永遠批不完的文書小山,嘴角勾起一抹近乎自嘲的弧度,“朕日理萬機,若事事躬親,從廷尉獄的卷宗到隴西屯田的瑣事,都需朕逐字逐句審閱……那朕這皇帝,怕是要累死在御案之上,為大秦鞠躬盡瘁了。”
“丞相乃百官之首,理當為朕分憂。此等依律斷案之事,由他先行把關,既能確保律法公正,亦能提高朝廷運轉之效。”
最后的話語,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宣告了他對權力分配和帝國機器運行的新思路。
蒙毅心中豁然開朗,同時也感到一陣凜然。
陛下此舉,看似分權,實則是更高明的控權!
將繁瑣的司法復核交予張良,既減輕了自身負擔,又能讓丞相府與廷尉府在具體事務上互相牽制、互相監督。
而最終的裁決權,依然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這份對權力本質的理解和運用,已臻化境。
“臣……遵旨!”蒙毅心悅誠服,再次深深叩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