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復了一下情緒之后,姜姒就出去了。
霍廷洲是十多分鐘后回來的。
見三叔公瞪了他半天都舍不得挪開眼光,姜姒只能厚著臉皮幫著解釋一句。
“我衣服多,收拾起來比較麻煩。”
三叔公能說啥。
見時間還早,便把四合院的過戶手續交到了姜姒的手上。
“趁著現在有空,你們去趟房管所,把房子的過戶手續先給辦了,早辦早安心。”
說完又從忠叔那邊要了一個信封過來。
“按滬市的習俗,結婚要給男方從上到下從里到外買一身衣服,一會辦完了你們就去百貨大樓將衣服買了。”
姜姒不肯收,“三叔公,我身上有錢。”
“你有錢,那是你的。
三叔公不由分說地把信封塞了過去,“行了,快去吧,一會回來我讓忠叔做幾道你最喜歡吃的滬市小炒。”
等他們小兩口走后,向來不說軟話的三叔公為了姜姒再一次低了頭。
“親家爺奶,姒丫頭雖然不是我的親孫女,但是和親孫女也沒什么區別了。”
“她家里人走的早,姜家就她這么一個獨苗苗。”
“我們什么要求都沒有,只希望你們能善待她。”
“親家三叔公,這點請你放心。”
“小洲爸媽你之前也見過,他們真的很喜歡姒姒。”
霍爺爺鄭重道:“若是以后小洲有任何對不住姒丫頭的地方,都不用你開口,老頭子我第一個就饒不了他!”
大喜的日子,三叔公也不想說一些觸霉頭的話。
“兩口子過日子,偶爾有個小打小鬧也正常,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都好說。”
這時霍奶奶笑著道,“原本這些話應該由小洲爸媽親自來說的,只不過他們今天還在上班,不知道您老今天過來了,現在話趕話我就替他們表個態。”
“姒姒是姜家的獨女,小洲自小又是在姜家長大,說嫁娶這些就太生分了。”
“我聽說滬市那邊有兩頭婚的說法,我們商量了一下,以后就讓他們小兩口兩頭走。”
“另外,他們小兩口婚后生的第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姓姜。”
三叔公愣了半天都沒反應過來,“姓姜?”
“對,沒錯。”
霍奶奶直白道:“不怕您老笑話,論條件,我們霍家就是不喝不喝一百年,也比不上姜家。”
“小洲能活著,能和他心愛的姑娘成婚,這已經是我們霍家的福氣了。”
“要是再占了姜家的家產,那我們成什么人了。”
三叔公倒是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
但霍家能說出兩頭婚,并且讓孩子跟著姜家姓,這點真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這不等姜姒一回來,他就將這件事給姜姒說了。
說完還感慨了一句,“我是真沒想到,霍家竟然能同意讓你們的第一個孩子姓姜。”
姜姒倒是不覺得有什么,將嘴里的飯菜咽了下去才道。
“這個年代戶口都是跟著母親走的,跟我姓也沒什么吧?”
“那怎么能一樣,你是不知道男人對姓氏方面有多執著,你爸……”
像是提到了什么晦氣玩意一樣,三叔公一連呸了好幾聲,然后才沒好氣的道。
“沈修文當年是入贅到的姜家,就這他還不死心。”
“當年你媽媽懷你的時候,他就因為這事三天兩頭的和你媽鬧。”
“后來你出生了,他還故意冷落你,逼著你媽媽給你改姓。”
“說白了,還不是因為那點自卑心作祟。”
因為有沈修文這個前車之鑒,三叔公高興歸高興,但也沒敢替他們小兩口決定。
“這件事你們回頭自已商量吧,我就不摻合了。”
“商量什么?”
反應過來三叔公說的是孩子跟誰姓的問題,姜姒笑著搖了搖頭。
別說孩子跟她姓了,當年他都差點跟自已姓了。
還好,他沒跟著自已姓。
要不然姜姒還真不大習慣。
不過眼下倒是有另一件事,她得和三叔公商量一下。
“三叔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