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是這么問,但她直覺應該是和閣樓有關系。
畢竟,剛才這幾人的目光一直緊緊盯著閣樓的方向。
更別提,高院長的手上還捏著自已畫的圖紙。
姜姒想不猜到都難。
高院長也沒兜圈子,直接開門見山。
“姜同志,你家的閣樓修的很特別,尤其是結構處理還有屋頂改造這方面。”
“我剛才看了你畫的圖紙,實在是有些好奇。”
“不知道方便上去看一眼嗎?”
不等姜姒開口,高院長一臉認真的看了過來。
“另外,我還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姜同志。”
此話一出。
現場的幾人眼睛全都瞪得溜圓。
跟著一起來的王工還有張工等人聽了這話,也都下意識地交換了一下眼神。
他們沒聽錯吧?
院長竟然對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姑娘,用了請教兩個字?
姜姒的神情倒是沒什么太大的變化,點點頭,“可以的,幾位里面請。”
門打開,一行人去到了閣樓。
高院長看得格外的仔細。
視線在墻體,屋頂,承重墻之間反復逡巡,時不時的還會拿手敲擊一下墻面。
見自家院長如此慎重,跟著一起來的幾人,也都開始認真記錄觀察。
“姜同志,閣樓的屋頂坡度修的這么緩,你不怕積水滲漏嗎?”高院長忽然開口。
要知道瓊州島的降雨量可是遠超內陸沿海城市。
姜姒語氣不急不緩,“緩坡阻力小,屋頂不易被掀,屋頂做了三道防水還加了一層油氈,只要不破不漏,問題不是很大。”
高院長點點頭,似想到了什么。
他轉身看向了姜姒,“姜同志,你為什么會在這里加這道墻?”
“一般不都是加固承重墻,或者在這個位置加個斜撐,這樣不是更省料省工?”
這個問題,營防股的人也問過。
當時姜姒只是簡單的一筆帶過。
可高院長是這方面的專家,那些模棱兩可的話,說出來也不管用。
而且她能看出來,高院長問的這些問題,并不是有意刁難。
他似乎是想驗證自已的某種猜測。
于是,接下來的十多分鐘里。
姜姒從專業的角度詳細回答了高院長的這個問題。
順著這個話題,兩人又聊到了框架受力,抗側力以及水平荷載等等。
整場對話下來,姜姒表現的游刃有余。
不知不覺,兩人已經交談了快兩個小時。
如果剛剛還只是懷疑的話,那么此刻高院長心里已然確定。
這個姜同志……絕對不是什么野路子!
她的這些想法也不是靈光一現。
每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背后都有著堅實的力學邏輯以及空間思維能力。
忽然間,他又想到了姜姒畫的那幾張圖紙。
簡約而不簡單。
這是他給出的評價。
梳理完這些,高院長的目光最后又落在了姜姒的身上。
這次除了探究之外,更多的卻是欣賞。
見時間不早了,高院長說道:姜同志,你的回答給了我很深的啟發,這幾天我還會留在軍區。”
“要是姜同志方便的話,回頭我們可以多交流交流。”
言語間不吝夸獎。
“高院長,您客氣了。”姜姒說這話倒不是刻意謙虛。
論基本功,她遠不如在場的這幾位。
之所以今天能在這里侃侃而談,完全是吃到了穿書的紅利。
換句話說,她只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比大伙多學了一點知識罷了。
而眼前的這些人,才是華國建筑設計領域的堅實砥柱。
這一點姜姒分得很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