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已經從林豪的話里,
想通了挽救大明危局的辦法,那便是要從根上改變大明。
所以他心情大好,
對著三個子孫皇帝火力全開,
把他們狠狠地痛斥一番。
特別是朱棣,
直接被一句,
“征北將軍”給說怔住了,
面對父皇的訓斥,他沒有任何還嘴的余力。
一頓嘴炮發泄完畢之后,
朱元璋心情舒暢,
想起了自己剛才說的話,
“忠誠論跡不論心”、“有些人要用其才”,
林豪深陷詔獄的身影,再次浮現在他的眼前。
朱元璋決定寬赦這個給予自己很大啟發的“混才”,
于是,他吩咐朱棣三人回去認真地反思之后,
便離開偏殿。
回到御書房的朱元璋,很快就提筆寫好了寬赦林豪的旨意,親自用上大印,
“來人!”
“即刻帶上這道旨意,跑一趟錦衣衛詔獄的內院,”
“讓他們見旨行事。”
“是!皇爺。”隨侍太監恭敬地接過旨意,便退了出去。
朱元璋斜靠在御椅上,繼續盤算著下一步的打算,
為了大明,像林豪這種有大缺點的人,
咱一定多給一些耐心,要人盡其才,
至于他胡黨的身份,
咱處置干凈其他胡黨成員,
他也只能消停了。
現在當務之急,是儲位的事,
老四的優缺點太過突出,不適合當皇帝,
他那一脈的朱由檢和朱慈烺也不合格,
咱得盡快做出妥善的安排,
確保大明的皇位,
傳承到最正確的繼承人頭上。
······
永樂時空,
御書房,
叒挨了父皇一番痛斥的朱棣,端坐在御椅上,
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征北將軍!
父皇還真會埋汰人,
坊間早有傳聞說,
朕是太子的征北大將軍,比父皇罵朕的征北將軍,位份高上一大截。
他們是在嘲諷朕喜好征伐北元人,不喜歡理政,
大明的所有政務,都是太子一個人在操持,
他給朕準備糧草軍餉,
讓朕得以四次北征,馬上還要第五次北征。
現在連不知道后世情況的父皇也這樣說,
這簡直氣煞朕也,
朕哪里不會理政?哪里智略不足?
簡直豈有此理!
朱棣越想越氣,只想找個人撒撒怒火。
這時,
隨侍太監來報,“皇爺,太子殿下求見。”
“傳!”朱棣目光不善地說道。
太子朱高熾微晃著肥胖的身軀進入內間行完禮說道,
“父皇,您早前問的新議題,地方強朝廷弱的情況下,如何中興社稷,”
“兒臣與大臣們查遍史籍經典,終于商議出來法子了,”
“那便是帝王要善于理政,多任賢用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充分授權給大臣,給予他們信任,專事用專人。。。”
朱高熾嘴角微揚,一臉自信地稟報著自己的想法,
他覺得這次的答案,一定能得到父皇的贊賞。
而朱棣卻是臉上紅紫不定,
不得不說,這老大的確是一個有智略的理政好手,
這法子核心思路,和父皇的所言幾乎一致,
就是措辭更加委婉,
他這是第二次與父皇想到一塊去了,
要不是他不可能在偏殿見到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