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上,
朱元璋被林豪的死諫,徹底氣麻了,
召來錦衣衛要處死林豪,
但禮部尚書任亨泰起了愛才之心,出列替他說話,
“林大人是就事論事,不該被處以極刑,請陛下收回成命!”
林豪雖是禮科給事中,平時是在禮部辦差,監察禮部的各項事務,
但他們屬于監察崗位,直接對皇帝負責,
并不隸歸禮部管轄,
可任亨泰是禮部一把手,還是對他們這些七品官的前途,有一定決定能力的。
林豪此刻卻是怎么也不明白,
任亨泰是狀元出身,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保守,
而且與自己素交情,為何冒著遭受圣怒的風險替自己出頭,
就在他愣神思索之際,
又一名年逾六十、中等身材的緋衣高官站出來,
“臣左都御史兼吏部尚書詹徽啟奏,”
“請陛下息怒,林大人就事論事,屬于言官本職,”
“只是言辭太過生硬,”
“望陛下看在他初入京城為官的份上,再行寬赦。”
說完,詹徽還不忘用眼神示意林豪認錯,
可林豪卻是更加凌亂了。
詹徽是當下老朱跟前的大紅人,
以區區秀才之身入仕,一路青云直上,坐到了尚書兼都御史的高位,
如果任亨泰為人是保守的話,
詹徽就是圓滑世故,
沒有好處的事,絕對不會冒頭。
朱元璋見底下兩位高官,難得同時出面幫人說情,
情緒也慢慢冷靜下來,
加之,他愛惜林豪的才能,也不想真的重處林豪,
遂決定順坡下驢,
就此放林豪一馬。
可林豪哪里會讓兩位“大佬”“壞”了自己大事,搶先一步開口說道,
“兩位大人的回護之情,下官銘感五內,”
“但今日下官不僅是就事論事,還要爭一個理字。”
這幾句話,猶如助燃劑一般,
讓朱元璋心中剛剛熄下去的火苗,再度爆燃,
“混賬!爭一個理?你還得寸進尺了。”
“你哪里來的理可爭?你當真以為咱不會殺你?!”
林豪一臉堅毅地掃視左右隊列中的官員,而后直勾勾地迎上朱元璋的虎目,大聲說道,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臣不怕死,為了這個理,臣視死如歸!”
朱元璋顯然理解到了這句詩的含義,再度被林豪氣到血脈噴張,
“橫刀”、“向天笑”,
這混賬是在嘲諷咱的死亡威脅嗎?
如此豪邁的一句詩,竟被他用來埋汰咱,
咱今天真要弄死他,
估計要被背上萬世的罵名了,
不行!
咱得想辦法誅他的心。
大殿中的官員們,尤其是那些文官,
他們不顧早朝禮儀,充滿敬意地注視著林豪,細細品味著他通過詩句表達的態度,
“去”是指即將赴死的自己,“留”是我等同僚,
“肝膽兩昆侖”是說無論他,還是我等,都有忠勇赤誠的氣魄,
他不僅是在表達悍不畏死之志,
也在勉勵我等要堅持一個理字,
何等烈丈夫,才能寫出這樣的詩,
這林豪,絕對是一個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陛下若是要開口處置他,
我等必須站出來力保他才是。
于是,君臣各懷心思,整個大殿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林豪傲然挺立幾息,發現朱元璋遲遲沒有進一步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