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關于藍玉的記憶,瞬間交織在一起,
一種是非常清晰的,在藍玉案發時,父皇大殺特殺,將和藍玉有關的涉案人員殺盡,因案而死的人數多達萬人;
而另一種則是模糊的,父皇對藍玉案采用“高高舉起,又從輕發落”的策略,殺小放大,對于有功涉案武勛或囚禁,或流放,
藍玉本人更是被父皇下旨安排去看守東陵,
在他在靖難時,還擔憂建文君啟用藍玉對付自己,
可建文君卻是壓根沒想過用藍玉,
最終在他打入京城前夕,藍玉突然病死,
但留下遺言,要求家眷效忠新君,
而他自己龍顏大悅,
當即寬赦藍玉家人,
并安排他們移居溫州府安置,并給藍玉的兩個兒子安排了官職。
朱棣回過神來,看著跪在地上的三個兒子,說了一句,
“爾等竟敢欺君,給我好好跪著反思。”
說著,便徑直離開了御書房。
朱高熾兄弟三人,瞪大著眼睛,面面相覷,
他們根本就沒明白發生了什么事,
只覺得老爺子擺明了就是沒事找事,整他們三人。
朱棣離了御書房便直奔國史檔案館,查閱相關史料記錄,
他不認為自己的清晰記憶會有問題,
可所有的相關史料,都證明了他的模糊記憶是對的,
藍玉的確沒被父皇誅殺,
而是病死于東陵。
“怎么會這樣?難道是朕老了嗎?”朱棣放下國史,一邊靠在椅背上揉著額頭,一邊自我懷疑著,“連藍玉這個的死對頭,怎么沒的都記岔了?”
“朕明明記得真切,當年分明是父皇為了給允炆鋪路,大殺特殺武勛功臣,也給了朕靖難成功的機會,”
“父皇他還。。。父皇?”
“一定是父皇干的!”
朱棣渾身一顫,趕忙起身,提筆將藍玉的記錄謄抄下來,
旋即擺駕來到了太廟。
······
偏殿里,
先一步到達的朱由檢父子,看見太宗爺頓感驚訝,
沒等他們行禮,
只聽開門聲響起,
太祖爺也到了。
朱棣看見朱元璋到來,直接開口質問道,
“父皇,您到底做了什么?!”
“放肆!”朱元璋勃然大怒,坐到主座上,呵斥道,“你這是什么態度?竟敢對咱這般說話?”
“這是為人子、為人臣該有的態度?”
見父皇虎目圓睜,威勢盡施,朱棣只得收斂情緒,拱手拜道,“兒臣知錯了,”
“兒臣只是一事不明,想和父皇請教。”
說著,他便將謄抄的藍玉記錄,遞到朱元璋的手里。
“這是,兒臣找到的國史中,關于藍玉的最新記錄,”
“可兒臣分明記得他是被您誅殺的。”
朱元璋快速地瀏覽了一遍藍玉的記錄,將之放到桌上,點頭說道,“不錯,咱原本很想殺他,但咱改變主意了,”
“這藍玉還有點用,咱決定留他一條性命。”
朱由檢父子聞言,趕忙上前取過記錄起來,
他們的腦中也突生混沌,
兩種記憶也開始交錯,
但藍玉對他們來說,是兩百年之前的武勛,
只在國史中讀到過相關事跡,
所以,身為非親身經歷者的他們,反應并沒有朱棣那么強烈,只有一種記錯知識點的感覺。
而朱棣聞言,卻是憤怒至極,沉聲說道,“有點用?”
“父皇,您是想留著他一命,”
“讓允炆用他對付兒臣,是也不是?”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