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多受點氣么?
為了后世,咱不差多忍這一回了。
朱由校看向朱棣、朱高熾二人拜道,“請太宗爺、洪熙爺讓‘三楊’督辦此事。”
“三楊”指的是楊士奇、楊榮、楊溥,是歷仕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等五朝元老級大臣,
他們三人在建文入仕,
永樂朝開始獲得逐步獲得重用,并先后位至臺閣重臣,
他們突出輔政能力,使得大明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由皇帝的辦事員,轉變為了具有丞相性質的宰輔。
朱棣、朱高熾父子對視一眼,旋即點了點頭,
這三人老成謀國,
讓他們親自操辦此事,準錯不了。
朱由校轉頭看向朱見深,一時語噎,
他實在想不出這個階段的成化朝,有什么能臣在執政,
只得退而求其次道,“還請成化爺,讓廠衛多多巡查。”
朱見深扯了扯嘴角,尷尬地點了點頭,
朕近些年的確是疏于朝政,
那些能辦事的,都被擠兌走了,
剩下的閣臣,都是庸才。
朱由校又看向朱厚照,“楊廷和、王守仁可用。”
朱厚照眉頭微微一蹙,旋即舒展開來,
楊廷和是朕老師,也是首輔,
雖然和朕關系莫逆,
但他心底還是向著文官那頭的,
倒是王守仁,
之前剛幫朕平定了宸濠之亂,可以一用。
“好!咱有數了。”
朱由校再看向朱載垕,“請隆慶爺用高拱、張居正督辦此事。”
朱載垕沒有猶豫,點了點頭,
他的內閣成員,雖然都很戀權,但皆是能力突出之輩,
可以做成事。
朱由校扭頭看向朱翊鈞,“還請皇祖父親自督辦此事,”
這個階段的萬歷朝情況,比成化朝還要糜爛,
都是一些歪瓜裂棗在保持朝政。
朱翊鈞面露不悅之色,
這小子是在暗諷朕現在手底下沒賢臣?
遂冷冷地說道,“朕。。。咱自有分寸。”
朱由校趕忙找補道,“臣孫不是非議皇爺爺的朝局,”
“而是想著只有皇爺爺親自出手才穩妥。”
說著,
他看向朱常洛,
“而且父皇身體不好,不適合再親自出面操勞。”
朱常洛面露感動之色,
校兒還是心疼朕的,
不枉朕拖著虛癥,想著去督辦王恭廠的事,
他轉頭看向朱翊鈞求請道,“兒臣不孝,還請父皇多多受累。”
朱由檢、朱慈烺也趕緊跟進躬身行禮,說著求請的話。
聽到兒孫后嗣們請求的同時,朱翊鈞也感受到朱元璋投來冷冽的目光,
當即擺了擺手示意,
正色說道,“爾等放心!朕。。。咱自當會親自出手。”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站起身,
“大事議定,那得盡快布置,”
“咱這會擺駕回宮,”
“他們朝政的事,老四你幫他們處理。”
說著,
便邁步向著門口走去,
朱棣等后世皇帝正欲施禮恭送,
只聽,
朱厚照大聲道,“太祖爺且慢,”
“臣孫還有關于火器的事奏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