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如同高陽所料,學校很快就同意了王棟和高陽的請求。
同時,在得到蘇暖暖的同意后,大三和大四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也被安排跟著蘇暖暖一起學習斷指再植手術。
也就是從這天起,臨床醫學專業的所有學生每天放學都推遲了一個小時。
蘇暖暖作為教導他們手術的人,自然也被留下了。
那么多學生留下,必然要有老師看著的。
于是,章令則就組織了學校的一些老師和京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過來值班。
說是值班,實際上也是為了學習。
自從斷指再植手術傳開以后,就有許多消息靈通的人來醫院咨詢。
有些的想要進步的醫生,自然想提前學會斷指再植手術。
蘇暖暖手術技術再如何好,她目前還只是一個學生。外界的許多手術還是需要依靠醫院里面的醫生。
如果有人提前學會了斷指再植手術,一定會得到重用的。大幅度升職加薪可能不行,但是讓上面的領導記住還是可以的。
這就導致了京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爭著搶著要獲得來京市大學值班的名額。
這些蘇暖暖都不知道。
她只同意了要教斷指再植手術,就有人幫她安排好這一切。
其中,出力最大的就是高陽了。
能說動校長的高陽,身份不簡單。
他是京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的大兒子,而京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院長現在才38歲,正是人生開始奮斗的階段。
這么年輕,高陽父親就成為了京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院長。
可想而知,作為他的兒子,高陽的未來是多么的坦蕩。
京市第一人民醫院來京市大學值班學習的計劃,還是他提出來的。
在知道以后放學的一個小時的時間,她要教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斷指再植手術。
蘇暖暖不覺得有什么。
反正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就當是鞏固知識了。
讓蘇暖暖意外的是,學校竟然還給她發工資。
雖說,每個月只有五塊錢,但蘇暖暖依然很滿足。
畢竟,和工廠里的工人相比,她每天只需要上班一個小時。
而且,在教學期間,她的晚餐學校都包了。
這讓蘇暖暖很是欣慰。
自己奉獻是一回事,得到學校的獎勵又是一回事。
時間如流水,在接下來的時間里。
蘇暖暖的生活很固定。
除了每周和好朋友們聚餐一次,就是在學習充實自己。
在這期間,值得蘇暖暖高興的是,阿秋的啞病已經好了。
蘇暖暖提供的藥劑幫助下,阿秋的喉嚨成功治愈,也能發出簡單的字音。
在阿秋會說話的第一時間,她就立刻跑到了蘇暖暖的家門口。
蘇暖暖對此記憶猶新,因為阿秋是大半夜跑過來的。
當時,蘇暖暖已經睡熟了。聽見接連不斷的敲門聲,蘇暖暖還以為自己犯了什么事,被公安找上門。
畢竟,沒有小偷會來光顧她家。畢竟,公安局就在她家附近。
蘇暖暖對公安還是有幾分畏懼的。
戰戰兢兢打開門,蘇暖暖發現敲門的是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