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滟聞言,神色莞爾,“兒女的教育之事,不僅是母親的責任。”
不能孩子出息,父親就覺得驕傲,說不愧是我的孩子。一旦覺得孩子沒出息,就把責任推得一干二凈,說是慈母多敗兒。
賈政看了賈滟一眼。
賈滟眼眸微彎,跟賈政告辭,走的時候在榮禧堂外遇見趙姨娘。
趙姨娘手里拿著一雙男式的鞋子,緞子做的鞋面,應該是要給賈政的。
見了賈滟,趙姨娘站在一旁,向她行禮,“見過姑太太。”
賈滟的目光落在趙姨娘手中的鞋面上,笑著說道:“這鞋面做得真好看,姨娘好巧的手藝。”
趙姨娘愣住,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鞋面,隨即向賈滟露出一個笑容,“已經很久不曾給老爺做過鞋面了,多虧姑太太體恤我們,上月給我們各房都分了一些成塊的緞子,我想著難得有好東西,便做了一雙鞋給老爺。”
趙姨娘說的是實話。
她是從通房丫鬟變成了姨娘,主子不算主子,奴才不算奴才。不論是王夫人管家還是王熙鳳管家,對她們這些姨娘都不以為然,官中給她們發什么東西,都是旁人挑剩下的才會到她屋里,每月的月錢也是遲遲不發。
趙姨娘看到王夫人和王熙鳳這些人的做派,內心也嫉妒憤恨,只是敢怒不敢言。
最近幾個月王熙鳳不管庶務,官中的很多事情都交給了賈滟處理。該發給各房的月錢都準時發,給什么東西也是好好的,并沒有借著各種各樣的名目克扣本該屬于她們的東西。
加上平時賈滟待人隨和,趙姨娘對賈滟倒是沒什么怨氣。
如今見她從榮禧堂里出來,還主動跟她寒暄,“姑太太方才是去見太太了嗎?我本也想去看太太的,只是太太本就愛靜,如今生病了,更是不愿意旁人在屋里待著。除了寶玉和探春丫頭,便是環兒她也不太見的。不知太太今日氣色如何?胃口可比前幾日好些?”
“我也沒見著太太。姨娘想知道這些事情,何不親自去問呢?便是見不著太太,問屋里的彩云彩霞也是可以的。”
趙姨娘聞言,笑道:“姑太太提醒得極是,我等會兒便去向太太屋里的人打聽。”
王夫人病重,她心里也不覺得有什么可惜難過的,只覺得那都是王夫人陰損的事情做多了,才會有此報應。
關心的問候,不過都是場面話。
賈滟的目光又落在她手中的那雙鞋上,忽然問道:“你屋里可還有好的緞子?”
趙姨娘愣住,“沒、沒有了。”
僅有的好緞子都用來給賈政做鞋面了,其余的都是雞零狗碎,不成塊的。
賈滟說道:“我那里有一匹緞子,七成新,也用不上。要是姨娘不嫌棄,等會兒我讓人送去給你。”
趙姨娘連忙道謝。
賈滟離開了,趙姨娘卻還在原地看著賈滟的背影,神思卻飄遠了。
其實她年少時,并不像如今這般的卑微。
她年少時因著出色的容貌和針線,得了賈母的青睞,將她放在賈政的屋里當通房丫鬟。跟她一起的,還有令一個周姨娘。
趙姨娘覺得如今寶玉屋里的襲人和晴雯,就像當初的周姨娘和她。
周姨娘為人安靜本分,對賈政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賈政和王夫人成親后,便將她們擡了姨娘。
這么多年,周姨娘一直沒有孩子。
賈政對她也算是好的,平常也去她屋里歇著。趙姨娘為賈政生了探春和賈環兩個孩子,人人都說探春人美又聰明,就連王夫人都喜歡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