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是她的孩子,探春的模樣,像極了她幼時的模樣。
自己的孩子要養在王夫人的屋里,趙姨娘經常為此而感到嫉妒。她有時也想討好王夫人,去給王夫人請安之后,經常會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多待一會兒,談談惜春賈環,夸夸寶玉。
可王夫人對她始終冷冷淡淡的,不論她怎么討好,王夫人總是坐在炕上,眼皮都懶得掀,只留她一頭熱。
趙姨娘很懷念年少時在賈政屋里的時光。
那時還沒有主母,她和周姨娘是屋里的大丫鬟,小丫鬟們都得聽她們的,雖然那時規矩比如今還多,但每個人都過得很舒心。
只是王夫人一進門,所有的事情就都變了。
自己擡了姨娘,生了一兒一女,又能怎樣呢?終究是個奴才。
她的孩子是主子,她卻是個奴才。
因為她是奴才,她那個聰明伶俐的女兒,平時也不太待見她,總是待在榮禧堂里,想著討王夫人的歡心。
前幾日的時候,環哥兒才來跟她埋怨,說探春姐姐做了一雙鞋給寶玉,卻不給他做。都是她的兄弟,為什么只給寶玉做鞋子,卻不給他做?
趙姨娘聽到賈環埋怨的話,氣得說不出話來。她自然是知道探春為什么給寶玉做鞋子,卻不給賈環做,不過是因著寶玉是兄長,又是老太太和太太最疼愛的人。
至于跟她同母所出的弟弟,雖然養在太太跟前,其實也是個討人嫌的。
趙姨娘的眼睛不由得酸澀起來。
她從前也見過老太太與國公爺的姬妾相處,雖不說多親熱,可那些姨娘們和老太太十分和睦,下人們對姨娘也尊重。
賈政還沒成親時,她和周姨娘還想象過主母將會是什么樣的人?那時天真,以為主母也能會有老太太那般的雅量,誰知主母嫁進來后,卻是個兩面派。當著賈政和老太太的面是得體能容人的模樣,私下又是另一個模樣。
轉而又想起王熙鳳的嘴臉,趙姨娘不由得咬牙,心想不愧是王家養的好女兒,都很會左右逢源、兩面三刀。
趙姨娘對此刻重病的王夫人并不同情。
在她看來,王夫人真病死了,才叫上天長眼。
賈滟回了不羨園。
回去了就跟夏堇說:“我記得前幾日你拿了一匹緞子來跟我,跟我說要不要用緞子做點荷包、扇袋之類的。”
夏堇:“可太太不是說那緞子的顏色不太好,拿來做荷包和扇袋不好看嗎?太太那么說,我便將緞子放好了。”
夏堇一邊說一遍給賈滟打了簾子。
賈滟走進屋里,坐在炕上。
錦葵給她端上熱茶。
賈滟接過錦葵端來的茶盅,輕輕地抿了一口,吩咐夏堇:“你把那匹緞子拿出來,讓人送去給趙姨娘。”
夏堇應了一聲,心里卻覺得納悶,好端端的,怎么給趙姨娘送緞子?
賈滟見夏堇神色不解,就笑著解釋道:“我從榮禧堂出來的時候,遇見了趙姨娘。她抱著一雙新做的鞋子,一看便是給二老爺的。她與我說,也好些年沒給二老爺做過一雙像樣的鞋子了,這個月難得遇上一塊好緞子,便用來給二老爺做鞋子了。”
夏堇“啊”了一聲,隨即說道:“聽上去也是怪可憐的。”
“可不是么?”賈滟將手中的茶盅放下,跟夏堇說道:“這匹緞子橫豎我們也用不上,你拿去給趙姨娘,也算是個順水人情。”
在揚州的時候,出身江南甄家的史太太就給賈滟送了許多各種各樣材質的布料,賈滟什么樣的布料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