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齡的少年們,精力旺盛,好奇心又重,湊在一起,誰也不知道他們能想出什么荒唐的點子來。
可出乎意料的是,賈滟去到裴轍他們住的四合院時,賈寶玉和秦鐘站在裴轍和賈蕓身后,裴轍和賈蕓正在對著擺放在庭院里的農具,跟賈寶玉等人解釋那是干什么用的。
林絳玉也在旁邊一臉好奇地聽著。
聽到動靜,裴轍停下解說,轉身,見了賈滟,便有禮地見過賈滟。
賈滟笑道:“你們都不用多禮。平日在府里也就罷了,如今難得到了莊子,不要太拘謹。”
林絳玉見了賈滟,跑到賈滟跟前,拉著賈滟的衣袖,“太太,裴哥哥在跟寶玉哥哥和鯨卿哥哥說這些鏟子鐵揪是做什么用的呢。”
賈滟看向賈寶玉。
賈寶玉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跟賈滟說道:“從未見過這些東西,便十分好奇。”
賈滟只是微笑著說道:“莊子里你沒見過的東西很多,若是想看,讓竹青帶你們出逛逛。”
賈寶玉欣然同意。
裴轍卻笑著說:“林伯母和老太太都到了莊子,竹青要料理的事情也多。莊子里的東西我都熟悉,若是寶兄弟愿意,我和蕓哥陪你去逛,如何?”
林絳玉一聽,連忙舉手,“我也要去!”
賈寶玉跟裴轍初初接觸,就對他十分有好感。方才過來四合院,發現裴轍不僅書念得極好,人也不古板,許多事情信手拈來,對這些稀奇古怪的農具也很懂。
平日里兩個玉兒提起裴轍,總是帶著一絲莫名的信賴,賈寶玉聽多了,心里其實也不是什么滋味。
畢竟,在得到兩個玉兒青睞的人跟前,賈寶玉也會有種覺得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
平日在榮國府里眾星捧月,大家都哄著他順著他。
一朝發現原來跟旁人相比,自己其實也算不上多么出色,心里當然會有落差。
雖有落差,寶玉從來不是善妒之人,他看到比自己出色的人,從來都是欣賞,感覺自愧不如,也誠心想要與對方深交。
如今聽裴轍說陪他在莊子里逛,本來心中的那點郁卒拋至九霄云外,高興地向裴轍作揖,“我正求之不得,多謝!”
幾個少年去了莊子閑逛。
賈滟回去,仔細地回憶著原著里關于寶玉的事情。賈寶玉從賈府的繁華走到敗落,雖然娶了薛寶釵,最后看破紅塵,出家了。
只是這一回,賈寶玉未必會出家。
命運的改變,有時只需要一點契機。
晚上,賈滟臨睡前去賈母屋里的時候,賈母跟她說:“寶玉這孩子,倒不是不愛讀書。只是他對父親怕極了,母親經歷了珠哥兒的事情之后,一反過去望子成龍的模樣,對他百般溺愛。凡事過猶不及,我不求其他的,只求他能安然長大就好。雖然如此,平日里我也沒少為他發愁,他不讀書考取功名,仗著宮中姐姐和族兄的光,也能當個富貴閑人,但既為賈家子孫,他若連頂門立戶都不能,日后有何臉面見能安邦定國的賈家祖先?”
賈母年紀大了,很多事情看在眼里,不能要求賈家的年輕一輩都是人中龍鳳,至少希望他們能頂門立戶。
只是每一代有每一代要擔起的責任。
她如今到了這歲數,嫡長孫媳婦都進門管家了,她便是看在眼里,也不能把手伸得太長。
如今賈滟帶了老太傅疼愛的嫡孫兒到莊子來,賈寶玉與對方接觸之后,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晚上都在跟賈母絮叨什么莊子、種田、射騎之類的話。
正為自己乖孫兒的未來頭痛的賈母聽了,心里樂開了花兒。
賈母向賈滟夸獎裴轍,“早就聽說轍哥兒是在老太傅跟前長大的,平日雖然淘氣,卻從不耽誤讀書,如今一看,當真是雛鳳清于老鳳聲,前途不可限量。”
賈滟對裴轍一向看好,聽賈母對裴轍贊不絕口,心里也高興,笑道:“轍兒這孩子不錯,兩個玉兒在揚州時,便經常與他一處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