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日后常讓他到府里來玩,也可以讓寶玉多與他走動。”
這些少年郎之間的事情,賈滟不想多摻和。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若是能投緣,何必大人干涉太多?若是不投緣,旁人做得再多,也是徒勞。
心中雖是那么想,但賈滟還是笑著應下賈母的話。
賈滟開始帶著一群老少在林黛玉的莊子里避暑。
夏天炎熱,莊子里有小河,每天傍晚時分,幾個少年就吵著要去泅水。賈滟膽大心細,讓竹青從莊子里找來十幾個青壯年在河邊守著,隨他們折騰。
幾個姑娘十分羨慕,可不敢下水玩。
賈滟在下游安排了婆子守著,不讓人靠近,讓幾個姑娘脫了鞋襪在河邊趟水玩。
史湘云想起上次賈母說她年少時,失足落水,還在太陽xue上留下一道疤的事情,問賈滟:“姑姑,我們也可以像二哥哥他們那樣學泅水嗎?”
薛寶釵驚訝于史湘云的異想天開,笑道:“真真是沒什么事情是云丫頭想不到的,這里雖是顰兒的莊子,到底也有外人在,若是我們泅水讓人看了去,多少不太妥當。”
史湘云想了想,覺得是這個道理。
這時,薛寶釵又說:“林姑姑帶著我們在外面,要料理的事情已經很多了,我們別給她添亂了。”
林黛玉正和探春兩人在清澈的河水里挑好看的鵝卵石,聽到薛寶釵的話,站直了身體,目光從史湘云身上掃過,然后落在薛寶釵身上。
穿著一襲淡綠夏衫的林黛玉笑容清淺,說道:“只要我們想學,太太便是要料理的事情多了些,心里也會高興。先前云妹妹和探春妹妹要想把她們的字畫放在錦繡坊里,讓繡娘們做成繡品拿出來賣,太太也愿意幫忙。”
薛寶釵覺得姑娘家的東西,不管是字畫還是詩詞,都不宜在外流傳,所以沒有加入錦繡坊。
除了薛寶釵,榮國府里的幾個小姑娘包括史湘云,如今都在錦繡坊有自己的號。
至于榮國府針線活出色的丫鬟,鴛鴦和晴雯除了給賈母做針線活之外,偶爾也會做一些繡品放在錦繡坊。
鴛鴦和晴雯的繡品,描紅的畫稿大多是惜春探春和史湘云的字畫。
不能說幾個小姑娘的作品多受歡迎,但賈滟抱著試試又何妨的態度在錦繡坊給她們展示作品,反響還算不錯。
林黛玉跟薛寶釵說道:“有時候想得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
薛寶釵:“……”
尤三姐沒到水里玩,她陪著卜氏坐在河岸邊,她沒細聽林黛玉和薛寶釵的話,倒是先前薛寶釵教育史湘云的話她聽見了,但她不糾結薛寶釵跟史湘云說了什么,而糾結薛寶釵喊林黛玉顰兒。
尤三姐比薛寶釵大幾天,有些奇怪地問道:“寶妹妹,顰兒說的是我們林妹妹嗎?”
薛寶釵一怔,不是林妹妹還能是誰?
探春手里抓著兩塊鵝卵石笑起來,跟身邊的迎春說道:“二姐姐,你可還記得誰送了林姐姐顰顰二字?”
迎春站在水里,看了一眼探春,搖頭,“不記得。”
探春哈哈笑起來。
史湘云也忍不住笑,跟薛寶釵說道:“寶姐姐,二哥哥平日里不知多愛給人起名字,雖說他送了林姐姐顰顰二字,但我們都當他是說渾話,不能當真。老太太和林姑姑他們說起林姐姐的時候,都只說玉兒,難怪尤姐姐聽你說顰兒,不知道你說的是林姐姐。”
薛寶釵的臉頓時紅了起來。
卜氏見狀,笑著在旁邊打圓場,“你們寶姐姐也不是故意的,就是平日寶玉在府里說什么,大家都在說,她聽說了便當真也不出奇。既然容易惹人誤會,以后別再這么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