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盡量讓他們不要虧損吧。”林翰的目標很簡單,他確信自己的書價值那四百多萬,自己以后還會繼續寫書,這是長期合作的項目。
這時候,匆匆走進來的譚主編臉上掛著些許笑容,“不好意思,剛剛跟一個廣告商協商,讓你們久等了。”
此時他們正在《幻想時代》的會議室里面,作為兩位老板幾乎都變成了甩手掌柜,現在雜志的恢復狀況良好,各項指標也都穩步增長。
李文淵翻了翻自己手邊的這本十月刊的《幻想時代》,他開口說道:“現在咱們雜志的經營狀況怎么樣,有沒有明顯的好轉?”
“當然,這差不多應該算是一個行業神話吧。咱們《幻想時代》十月刊開始刊登《三體》的前三章,正好前面《火星救援》連載完了,實現了無縫連接。銷售非但沒有跌,反而上漲了一點。”
林翰都不知道這些雜志刊登自己的書進度到哪里,于是詢問道:“那《科幻世界》還在刊登《我,機器人》嗎?我好像記得他們那邊說刊登到9月就結束,我自己都忘記了。”
譚主編拿出一張統計圖來遞給林翰,“九月就結束了,現在他們正在登另外作家的作品。現在知名科幻作家雖然還是比較信賴《科幻世界》,但已經有不少人轉投到我們雜志里面來。”
眼前的統計圖正是《幻想時代》復刊以來的銷售走勢,幾乎每個月都在穩步增長,雖然距離暢銷雜志還有很大一截路,但起碼已經能自負盈虧了。
這個月的雜志還在銷售中,統計數據不是那么及時,但九月刊的銷售就赫然達到了28萬冊,以前的《幻想時代》在停刊的那幾個月銷售只有兩萬冊左右,怪不得說是業界神話!
“看樣子還很不錯啊,把《三體》連載完,林翰的《三體2》也出來了,你們連載的速度還比不上他發新書的速度。”李文淵感慨著說道,他是這本雜志的最大股東,但卻沒有從里面收取任何一分錢。
哪怕現在雜志用了不到五個月時間就扭虧為盈了,他更是堅決的把這些盈利投入到稿費里面,讓編輯部用更高的價格去約稿,打造出更好的《幻想時代》來。
對于李文淵的這種舉動,林翰非常支持,如果現在就想著從雜志里面賺錢,那就無異于是殺雞取卵,眼前利益跟長遠利益比較起來差得遠。
譚主編很慶幸自己能遇到這樣開明的兩位老板,既能寫文章給雜志拉人氣,也可以放開手讓自己大展拳腳不過問具體事務,而且眼光還很長遠。
“我們現在光靠雜志銷量還不足以盈利,渠道商、郵政以及零售的銷售收入已經接近于平衡。除了銷售,廣告也是我們的重要來源。封面拉頁的廣告是10萬一次,另外封二封三封底整版價格分別是五萬到八萬不止。至于內頁廣告就要便宜一些,跨頁廣告七萬,內頁小廣告兩萬七,還有欄目冠名跟欄目合作都是五萬。”
譚主編用手指彈了彈這頁a4紙,“當然,包年的話會總價格便宜10%,目前我們已經銷售出去了四個位置的正版彩頁廣告。”
“聽起來挺賺錢的啊,這么多廣告位置每個月都能賺錢。”林翰喃喃自語道,“接下來我們應該多收其余類型的幻想小說吧,不能局限在科幻里面,不然永遠都只能跟在《科幻世界》后面吃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