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聯播帶來的影響并非一星半點,這代表了官方的意思,而且林翰的那些科幻小說也不光是他一個人的私事,變成了文化出口的明星招牌!
國內出口商品到世界各地,中國制造已經不是新鮮的詞匯,但像這樣的文化輸出比較少見,特別是在書籍上面。
在紐約的新華書店,漢英雙語的《新華字典》賣得不錯。
在倫敦最負盛名的水石書屋,賣得最好的就是漢語教材,這些學習漢語類的教材和工具書是經久不衰的暢銷書。
巴黎百年書店,有兩個書架上擺滿漢英語言工具書喝漢語教材。
洛杉磯、邁阿密銷售最好的涉華書籍是關于中國的旅行手冊和中國游記類書籍。
這么多地方,銷售良好的中國小說寥寥無幾,《西游記》、《紅樓夢》反倒是銷售長紅,甚至《三十六計》也是大名鼎鼎,近現代的作品方面還比不過中國傳統文化甚至烹飪類書籍。
所以林翰的小說被翻譯成英文乃至其余十多種語言的文字后,在全球的一千多萬冊銷量就成了類的遮羞布,也成了官老爺們的政績。
這么多年終于出了一個典型,必須要好好報道樹立一個典型!國外書籍在國內出版前景越來越好,但國內卻總是走不出去。
在東南亞那邊武俠小說銷售得挺不錯,但這些武俠小說銷售的總數也就勉強跟林翰的海外銷售總量達成平手,他一個人的科幻小說就戰勝了這個分類!
當然這跟武俠小說的受眾有關,只是在東南亞、東亞地區比較接受,歐美澳讀者幾乎都不感興趣。但世界各地對科幻小說的接受程度都很高,所以林翰才能實現這個壯舉!
第二天,人民日報跟光明日報兩大喉舌級別的官媒幾乎同時報道了去年文化出口的消息,這些數據還有評論要比新聞聯播上面具體詳實很多。
當然這逃不過被熱議的命運,林翰獨自一人支撐起了對外出版的大旗,這可不是粉絲們吹牛,而是實打實的數據!
一人ko了武俠分類,粉絲們幾乎要在網上又唱又跳起來,這是何等的霸氣?
……
在新聞聯播之后,新聞辦公室就跟新聞出版總署一起放了個炸彈出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以及“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其中林翰的所有圖書都被擺在了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