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第一線的評價才是最重要的,上輩子的那本《銀河系漫游指南》是從英語翻譯過來的,因為種種原因一直都不大流行,可能是文化的差異吧。
經過林翰大刀闊斧改編之后的小說充滿了中國本土的特色,所以讓人接受起來特別迅速,閱讀沒有障礙之后自然能非常快的傳播開來!
根據導航來到大會的籌備辦公室,此時果殼網的總經理姚凌峰正在跟旁邊的人說著什么,他看到大步流星走過來的林翰之后,就熟稔的走了過來,“終于又見面了,林老師。”
“姚總看起來很開心啊,籌備工作肯定進行得非常順利吧。”
林翰跟他握了握手之后,就打量起四周來,這邊的工作人員并不多,一個個都忙著在電腦上面確認著什么,然后還有不停撥打電話的。
姚凌峰點了點頭,“目前基本上都已經定下來了,只是還不確定到底有多少人能過來。這沒人能說得準。”
世界科幻大會的組織非常渙散,除了許多會員要到燕京來以外,一些科幻愛好者也會跟著過來,怎么估計這些數量是一個老大難問題。
“這是我們國內第一次舉辦這種世界性的科幻大會,國內的科幻迷肯定不會錯過這次盛會。好好宣傳一下的話,說不定會有奇效。”
林翰自己很遺憾上輩子沒能到科幻大會的現場去,這個六月他就可以好好在自己國家內游玩一番。
“當然,我們肯定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順便說一句,你的新書很好看,我沒想到這種充滿中式幽默的科幻小說在國外也賣得挺好,據說銷量很不錯吧?”
刊登在《自然》雜志上面的《銀河系漫游指南》英文版前面也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全面上市,無論是在倫敦,還是巴黎、首爾、東京、紐約都可以買到。
這樣一部來自中國科幻大師的作品已經進行過預熱,原本《自然》雜志在全球范圍內每一期能有好幾百萬,閱讀人數更是超過千萬。
每一期的雜志有四分之一被發行到了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其余的部分則是發行到個人,其中大多數都是活躍的研究人員。
每一期的《自然》雜志在銷售前都會向國際上的一千多位新聞界聯系人發布新聞稿,確保雜志的作者會受到世界上最重要的報紙、雜志、廣播和電視等新聞媒體的關注!
“我曾經也擔心過這方面的問題,但實際來看讀者們接受能力都很強。不管是中式幽默還是英式幽默、美式幽默,整個地球上其實只有一種幽默,所有好笑的幽默都是相似的,只有那些不好笑的幽默才有空在意彼此冷場程度的不同。這本書里面都是好笑的幽默,所以并不難懂。”
林翰感慨著說道,他覺得《銀河系漫游指南》里面的幽默應該是全球通用的,更加偏向于是用夸張和荒誕的手法來演繹充滿諷刺的幽默。
而他的翻譯又很淺顯易懂,不會有陌生的詞匯,也沒有太多文化的差異,讀著讀著笑點自己就蹦出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