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一部太空題材的科幻作品是否為太空歌劇,重要標準就是它是不是嚴格的按照天、物理學、航天知識展開情節。
如果一本科幻小說中,所有的情節都是按照已有的天喝宇航技術展開的,那么它就是普通的太空題材的科幻作品。比如林翰寫過的《火星救援》就是這樣,基于現實中存在的技術寫作而成的硬科幻。
而在太空歌劇當中,太空只是冒險的場所,現有的科學常識并不是限制人們想象力的枷鎖,很多最有生命力的作品都是以太空歌劇的形式展開。
典型的太空歌劇小說就是《銀河英雄傳說》,電影方面《星球大戰》、《星際迷航》兩大系列也是代表,《異形系列》什么的也被包含在其中。
太空歌劇因為富有“歷史感”,常常把未來和歷史進行類比,因此總有人認為這并不是真正的科幻。它們為了戲劇性和故事性,將歷史作為藍本設定故事需要的科技和自然宇宙觀,并不一定建立在結實的科學考證上面。
這類型的小說、影視作品通常都比其余類型的科幻小說要樂觀一些,場面以及氣魄更為雄渾,會啟發人類對太空的關心以及探索!
曾經的太空歌劇其實是一個貶義詞,意思就是爛俗科幻的意思,后來經過時間的演變后,這就變成了中性詞。
雖然科幻作品的種類比以前豐富了許多,大眾的口味也逐漸變得刁鉆起來,可那句“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依舊吸引著讀者們的目光。
林翰曾經喜歡過這類型的科幻電影,從《2001太空漫游》到大型逗逼英雄群口相聲《銀河護衛隊》,從《星戰》到《沙丘》、《沖出寧靜號》、《螢火蟲》,甚至他還仔細玩過《質量效應》這樣的游戲。
太空歌劇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宇宙旅行,《銀河系漫游指南》勉強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記憶里面有非常多這樣的作品,所以到時候無論拿哪本書出來都不會遜色,能被林翰腦子記住的小說絕對都是經典!
現場很多讀者其實是不懂太空歌劇這個概念的,所以林翰干脆花了兩分鐘簡單介紹一下,就當是給大家普及一下科幻的常識。
朱軍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開始將話題引到其余方面,“我們知道林翰你還是一個導演系畢業的人,曾經拍攝過《沖出太陽系》這樣的科幻片。你也參與了《火星救援》、《侏羅紀公園》的劇本工作,那你有沒有想過再回到導演的崗位上去?”
“當然想過了,事實上我也是這么打算的。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來,科幻電影總會有的,可能會先拍一部電影找找感覺,目前還在計劃當中。”
包括朱軍在內的所有人都被林翰給嚇了一跳,他們都以為林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之前在電影圈摔了那么大一個跟斗,現在還要回去,很是期待啊!
朱海濤知道這消息要是一放出去,肯定會引起轟動,林翰親口承諾會再拍科幻電影,那些網絡黑子肯定會高.潮一陣一陣的!
大家都知道林翰是一個極其優秀的作家,只是導演方面的技能好像沒點亮,哪怕林翰已經發布了《沖出太陽系》這部電影的導演剪輯版,但根深蒂固的印象一下子很難扭轉。
正因為有了那部可貴的導演剪輯版,所以電影的豆瓣評分才從3.8慢慢漲到了6.1,勉強跨過了及格線,很多看過的人都知道林翰的導演功底其實并不如同新聞說得那么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