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今年還有林翰來拯救我們,他7200萬美元的收入比起榜首來說也不逞多讓,讓我們感受到一絲安慰,起碼差距一下子被縮小了這么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讀者熟悉的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女士如今收入大跌,明年卷土重來的她究竟會不會跟林翰還有冠軍詹姆斯-帕特森構成三駕馬車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這篇新聞寫得還挺好的,不光是敘述了新聞,還抓住了爆點,比如那個恐怖的11倍收入,同時也分析了原因!
這個結果很讓人沮喪,因為論版稅率,現在很多中國名家的版稅都已經超過了15%甚至20%,與國際大牌持平,林翰也就這個數字而已。
但是這些國家作家的國際化味道很濃,他們的作品不管在歐美國家暢銷,甚至還會在更多的國家上架,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不光是歐美的暢銷作家,在中國也賣出了將近五百萬冊。
相比之下,中國作家富豪的“勢力范圍”大多只限于國內,除了林翰之外,很少有在海外市場上面銷售過五十萬冊的作家。
就算其余人的作品能在國內賣幾百萬冊,但是由于只能在中國賣,賺不到美元歐元,收入的世界排名自然會大打折扣!
更為重要的是,大部分中國作家還很低產,如果想好了要把當成產業來做,那么低產顯然就是致命的。
帕特森之所以能長期占據收入榜第一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的高產,用流水線的方式,每年平均可以寫十本書!就連林翰收入如此高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寫書的勤勞,雖然比不上帕特森,但一年也有六七本書降世。
試想一下,如果林翰每年只寫兩本書的話,就算能保持現在的銷量,那總銷量也會少一大截,所以高產作家非常有優勢!
這么多報道里面,林翰最喜歡的就是這一篇,他將報紙折好,然后登上翰林院論壇,發現自己的讀者們并沒有什么仇富的心態,一個個都是為了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高興、自豪。
“恭喜林老師榮登全球作家收入榜亞軍寶座,這是勤奮寫作的獎勵,只要認真寫作,讀者們一定會看在眼中的,期待未來還有更多優秀的作品!”
“厲害了,我的林老師!去年在國內排第三,今年直接去全球排第二,收入增加了十倍啊!”
“林老師辛辛苦苦寫了那么多小說,有這個收入也很正常。付出多少汗水,就能收獲多少成功,這個羨慕不來!”
“表白比心,國內那些作家羨慕林老師的收入,可他們連林老師十分之一的勤奮都沒有,一年出一兩本書,讓讀者等得望眼欲穿,這種人最可惡了!”
“真心為林老師感到高興,我記得以前看采訪的時候,曾經看到林老師說他最落魄的時候連房租都付不起,現在可真勵志!”
“這當真是應了李白那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品嘗過失敗的人,才會知道成功有多么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