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思片刻之后就給林翰撥通了電話,想了解一下具體的事情。
“喂,小林嗎?我是孔道春,剛剛看了一下你寫的小說。”
林翰原本正站在自家的恒溫魚缸旁邊看這些熱帶魚慢悠悠的活動,聽見孔道春的電話之后,就走到了二樓的陽臺上,“喔,那您覺得小說寫得怎么樣,還能入您的法眼嗎?”
孔道春老當益壯的笑聲傳了過來,他開口說道:“故事很精彩,不過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如果我是生物學家的話,第一反應就是抽你一管血來測試一下基因。”
“就跟測試古董一樣,用碳十四來測試年代?”林翰忍不住笑著說道,“一個活人的基因真的能測出到底多少歲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dna也會出現老化。老化的表現就在于dna端粒的減少,但是要將dna端粒減少跟年齡之間關聯在一起,暫時還沒有這個技術。”
林翰并不以為意,這其實已經被他考慮過了,現在只是有一個所謂的骨齡測試,生物學上面的年齡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區間來,可是主角的設定就是完美的細胞再生、完美的細胞排毒。
“那孔教授,我的劇本已經寫出來了,如果沒有疑問的話,我就會定稿然后開始準備電影的拍攝,你確定加入嗎?”
孔道春猶豫了一下,“這電影要拍多久,我肯定不能花費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林翰知道這已經算是答應了,他連忙回答說道:“其實您不用擔心,我已經邀請了北大的另外幾名教授跟您一起拍戲。這電影拍攝起來很迅速,你們幾乎都不用刻意去背臺詞,這本來就是你腦海中的東西,只需要讓主角記憶好自己的臺詞就行。我這次邀請到的是戛納影帝徐嘉衍一起拍攝,給他一些背誦臺詞的時間后,我們就可以拍攝了,多則一周,少則三天!”
就算孔道春沒有拍攝過電影,他也知道這時間來得太快了,“一周時間會不會不夠用?”
“放心好了,我們在室內拍攝,風雨無阻的,而且你們都是出演自己,只要不緊張就沒事。”
“緊張倒也不會,我們哪個人不是面對幾百人、上千人的演講都做了好多次,更別說是對著攝像頭了!”
正如孔道春所言,頂級的專家教授們平時各種會議、報告、演講都很多,對攝像機其實已經熟悉,不會出現慌張的感覺。
林翰還沒有想到這一點,他拍了拍欄桿說道:“太好了!我先將劇組籌備起來,然后再聯系你們的秘書要時間安排表怎么樣?”
這些人的日程都不一樣,要把他們匯聚到一起來拍攝是個大難事,更何況林翰的劇組現在都還沒有組合好,只有導演跟演員,其余攝影師、燈光師、剪輯師、后期配樂。
十萬人民幣投資的小成本科幻片,當然不需要那么多的幕后人員,比如林翰就可以擔任導演、副導演、藝術指導以及場記什么的,其余的攝影師跟燈光師必可少,這是關系到拍攝鏡頭質量的重要因素!
這不是用dv或者手機拍攝的電影,是準備弄到電影院的大銀幕上放映的,所以鏡頭非常重要,他得找個好團隊來合作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