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這些評論之后,林翰自言自語的說道:“明明只是想打醬油而已,怎么就變成了文化輸出?”
事實上,林翰的很多粉絲、科幻小說愛好者們在看了《長生不死》之后,第一反應就是去找自己身邊的中國朋友詢問里面的具體情況,也有很多人開始用谷歌搜索起里面涉及到的人物或者事件,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歷史!
圖書館里面有關中國歷史的資料罕見的熱門起來,少數去晚了的人根本借不到;新華書店在海外的分店也迎來了一大波購書的顧客,更有很多人對同名的電影產生了興趣,想要一睹真容!
……
林翰從辦公桌前站了起來,新年工作的第一天,就算他不樂意,也得在公司里面坐鎮裝裝樣子,反正什么事情都交給了苗宏,還有陳佳璇幫忙分擔一部分,他只需要摸摸魚把時間混過去就行了。
在看過了推特上面的內容后,他知道自己小覷了自己的名聲,本以為很多人看到這樣富有中國氣息的科幻小說就會放在一邊,誰知道能吸引那么多人看,甚至從里面一則回復來看,就連《衛報》那樣的大報紙都給小說寫了書評!
書籍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現在正在逐漸走向衰落,衰落背后的原因引起了各種各樣的爭論,但是林翰可以確定,現在的書籍依然是體驗冒險刺激、了解遙遠地方以及考慮未來的好方法。
人們不可能每本書都認真閱讀,所以這時候書評就出現了,這種類型的批評是基于一本書的內容、風格還有獨創性進行分析。
書評的長度可以從一個單獨的段落到大量的文字,書評的好壞評價基本上就是見仁見智了,要看讀者自己的喜好!
不管是簡短的要點概述,還是字數較為豐富的長篇大論,這些都抵不過一個權威性,沒有權威的書評根本就不算什么。
寫書評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高度關注細節,以及對其余作品有廣泛的涉獵。
評論家需要分析最隱晦的的線索、作者暗示的寓意,還有決定故事的重要性跟意義,各種復雜的問題都要考慮,甚至也要知道這篇文章是不是抄襲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紐約時報》,它們家的紐約時代暢銷書榜在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同樣有名的就是書評。
全世界數量最多的評論家團隊可以給相當多的讀者提供有見地的觀點,每一天的紐約時報都會刊登有書評,《長生不死》作為林翰久違的新作品,理所當然被這些評論家給盯上了!
光是已經發布的書評就有5篇之多,其中一篇文字雖然不多,但卻贏得了相當多讀者的關注。
“這篇小說是極其誘人的,需要的不是你的眼睛,不是你的耳朵,而是人類全身最有意義的地方,你的大腦!這是真正的杰作!
如果你正在尋找連環謀殺、追逐冒險或者神秘大陸,那么你不會在這篇小說里找到類似的情節。整篇小說是大學教授之間的對話,是智慧的碰撞,文字組合非常好,故事突出!”
這5篇書評都給出了優秀的評價,不過他們也在提醒讀者,這小說里面涉及有部分中國歷史,如果看不懂的話會有些許的影響。
除開《紐約時報》,《衛報》也是海外網友們最喜歡的書評網站,很多人更是每天必看,資訊消息、作家訪談、書評、新書節選等等環節都備受好評。
紐約書評是有深度的書評博客,還有華盛頓郵報的書評版塊、紐約客、經濟學人等等都刊登了關于《長生不死》的內容!
“這部小說代表了科幻小說的真實藝術,我相信它會讓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娛樂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林翰帶給我們一個奇妙的故事,這是今年最好的科幻小說!”
“林翰的《長生不死》應該是近期以來最優秀的科幻小說,它用思想將自己武裝起來。我能想象到它改編成小說的模樣,沒有優秀的舞臺設計,沒有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用科學讓我們思考!
我是林先生的粉絲很久了,我必須說我被這篇小說給徹底吸引住。這篇小說或許會在宗教上面讓人有些不舒服,挑戰我的歷史知識。這是一個類似國際象棋的小說,讀者們不僅要看和思考,而且還要理解!
強烈推薦《長生不死》給任何一個喜歡科幻小說的人。到目前為止,我已經看過了三遍,或許里面還有很多沒有領會的東西!”
這些專業的書評顯然又給小說帶過去許多讀者,雖然這賺不到任何錢,但卻增加了小說的知名度,甚至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