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梔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賢內助,有一些事情她能做,她就要去做。
雖然小勺現在沒有想要繼承帝位的想法,但是她也不想自己的夫君那么累。
至于孩子嘛,年輕嘛,累點就累點嘛。
連梔將那些大臣之子一個一個輪流叫到茶室喝茶,喝茶的時候聊起當天在酒樓的事情,明顯發現他們幾個人應該是提前串好了供。說的話都是一模一樣的。
于是連梔換了一種問法,不問當時酒樓的情況,而是詢問最近幾人之間的關系情況。有沒有起過什么沖突,矛盾
換成這種說法來問幾人,他們的說法也是出奇的一致。說是和小勺殿下沒有絲毫矛盾,相處融洽。
于是連梔眼珠轉了一轉,又詢問幾人可有娶妻
有的說已經娶妻,有的說還未娶妻。
于是連梔就詢問那些未娶妻的,可有什么心儀之人
然后發現其中有一人眼神閃爍。
可等連梔在細問之下他心儀的人是哪家的小女娘或者女公子的時候,那人反而說自己沒有心儀之人。
說的話前言不搭后語,明顯有所隱瞞。
于是連梔著重調查了這個人,最后得出結論,這人喜歡的是一個另一大臣家的女公子。
但是那女公子貌似整日追著小勺跑。
一切好像有跡可循了。
若是那位女公子喜歡的是小勺,而這人喜歡的是那位女公子,那么這種三角關系肯定要產生矛盾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小勺這次被陷害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
于是連梔再一次找到了這人,向他敘述了一遍自己的猜測。
那大臣之子果然嚇得哆哆嗦嗦,畢竟年紀小嘛,自己做的事情恐怕這幾日日都未曾踏實的睡著過。
但是連梔也表示了,只要他老老實實承認自己陷害了小勺,就會從輕發落。
若是抵死不承認這件事情,也是板上釘釘的了。沒有不透風的墻,既然他做了這件事情,肯定會留下痕跡,若是等到拿到確鑿的證據再來審判他的話,那么絕對會從重懲罰,
并且,如果他敢在女君的面前說謊話,也屬于欺君之罪。
最后連梔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將小勺受陷害的事情審問清楚。
真相大白之后才知道,那位清白人家的小女娘也是因為那大臣之子花錢幫小女娘的父親治病。小女娘才會冒著清白被毀的危險來做這種陷害的事情。
但是小女娘本身也是有著攀龍附鳳的心思的,這樣的人連梔定然是不會讓她進小勺的府上的。
于是將事情的前因后果公布于眾,將那大臣之子下獄關個年,以示懲戒。
自從悠洺饗上位以來,刑罰越來越輕,百姓們對于這種仁政,也是口口稱贊。
如若不是現在的刑罰輕了,那大臣之子絕對是要被流放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