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有點意思!”李茂業仔細體會著虛擬空間跟現實世界的差異,如果只依靠五感來判斷,他確實會誤認為已經離開艙體來到外面,可是作為擁有系統的男人,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正一動不動躺在艙體里。
能夠做到這種程度來欺瞞人體五感,確實代表著藍星最高科技水平,而且這里面還運用了不少喵星實驗室的黑科技,比如說碳納米機器、人體器官信號模擬技術和VR艙體等等。
不過隨著李茂業的四處走動觀察,他很快就找到許多跟現實不同的地方,比如說物體渲染色彩比真實世界要濃重上幾分,讓人有種身在電影場景的感覺,光線明亮對比度也大很多,給人視覺沖擊力很強。
從游戲娛樂角度去看,這種適當的跟現實有著差異化是必須的,不僅能夠讓人立即區分虛擬和現實的差別,還能時刻提醒使用者是在虛擬空間,不至于把虛擬和現實混淆到一起,然后真假不分造成精神異常。
還有五感中的觸感信號被弱化了三分之一左右,估計一方面是技術問題,畢竟百分百觸感很難達到,肯定會有不同程度的削弱和偏差。
另外就是要避免觸感中的痛楚超過使用者閾值,由于每個人對痛楚忍受程度不一樣很難精確設定,所以干脆把它限制在比較低的水平之下,這樣就不會造成意外事故發生了。
“比較取巧的辦法,也算可以了!”李茂業評價道。
然后就是虛擬現實技術的通病,場景越是逼真流暢越是對算力需求大,即便所使用了喵星實驗室的超算作為服務器,但是根本做不到100%真實虛擬,必須要兼顧真實和流暢共存,就得要找到它們當中的平衡點。
當李茂業將眼前場景中某個區域不斷放大,直到無法放大為止,然后發現指甲大小的貼圖能放大到1024倍大小,比一堵城墻都要大許多。
“2的10次方倍數,也算是很逼真了!”
以此數據來進行估計,喵星實驗室研發的虛擬空間精度是市面上VR數值的30倍以上,確實值得項目研發人員自傲一下,不過還是達不到李茂業的最低要求。
至于虛擬空間里面的NPC和劇情流程,他就沒有去接觸體驗了,從手頭上的數據就可以判斷得出,NPC的智能水平極低,甚至比不上電腦天使十分之一的程度,估計也是為了節約算力的做法。
從劇情流程來看,虛擬空間的大小不超過一座小鎮規模,恐怕比《移魂都市》的城市還要小許多,而且人家還是在太空飛船里面的城市,可見它最大容納人數不會超過一萬以上。
即便他們夸耀的七重幻境技術,在李茂業看來只不過一個地圖套一個地圖反復套上七個,讓人每次進入新地圖時都會誤以為在艙體蘇醒過來,其實自己人還在原地,只不過被人家用套娃技術來蒙騙了而已。
“設計很巧妙,但是對于有所準備的人不起作用,畢竟假的始終是假的,只要在某個方面推至極限就能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