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淮生將玫瑰園改好,順便將重器出售得的銀元送來。
“扣除成本后,共有三萬銀元。”
姜翎接過譯本,在紙上寫
“勞你費心,一人一半。”
“不用,我已經在成本里扣過了。”季淮生將出賬明細交給姜翎,每一筆賬都記得清清楚楚,他的確沒有吃虧。
“為了方便攜帶,我都換成了金條,你好好收著。”
“我打算重開玲瓏,妹妹既然換了筆名,又可以繼續刊登了。”
“最近有沒有寫什么短篇”
姜翎拿出一堆文稿,有微型,有詩歌,有時論,從遇襲到這段時間寫的東西都在這里,最近才整理出來。
季淮生坐在一側,慢慢翻看。
算命,寫一個坑蒙拐騙的算命先生,和一些各有特點的客人,比如算出有兒子始終沒生出來的男人,隔幾天就找算命先生問女兒下落的瘋女人,算姻緣的舞女等,極具諷刺意味,又寫盡人間悲涼。
背后,第一人稱視角,主角覺得自己背后總有很多雙眼睛,而且他能聽到其他人的議論聲。向周圍人說了他的懷疑后,所有人都否認。他陷入自我否定,經常一驚一乍,真的瘋了。這次,背后的人都到面前來,惋惜喟嘆,這個人瘋了。
摘星星的人,雖然是童話風格,摻有古代神話元素,但整體是悲劇。地上每死一個人,天上就有一顆星星被摘下。
理想的社會形態,論述西方各個國家各種社會制度,以及思想意識形態,與國內對比,點評優劣。
清明祭英烈,事關上次游行,清明節快到了,仿佛所有人都淡忘了這件事。祭文不長,清醒且鋒銳,想必又能引起一陣風波。
其他作品同樣出眾,涵蓋各種類型。
她的思想傾向很明顯。玲瓏以女性為主,不僅有時尚新潮頁面,還有一些戀愛、育兒板塊,姜翎寫的這些作品,玲瓏只能刊登一部分,其他稿件更適合別的報刊。
“到時候我來幫你轉投,要用什么筆名”
“楚辭、九歌、天問、太一”姜翎寫下一串筆名。
“很喜歡屈原”季淮生問。
“李建國,王定邦,張勝利”姜翎又寫。
“我悟了。”季淮生恍然,感覺畫風突然就從神話式浪漫變成工業社會主義風情。
“這些都可以,隨便你安排。”姜翎覺得筆名已經不重要了。即使有許多文人受“云式風格”影響,遣詞造句都有姜翎的影子,但姜翎的個人風格太獨特,不管她用什么筆名,讀者還是能認出來。
季淮生點頭,姜翎又取出一半金條,寫
“女子互助會。”
“好。”季淮生收起那一半,和姜翎的手稿一起放進小提箱。
他忽然覺得,這些輕飄飄的手稿,比金條還要珍貴。
整個時代的人都是迷茫的,文人關系著一國命脈,具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也是政府拼命控制輿論的原因。文人能以思想影響更多人,從而形成政黨流派。創作從來不是一個和平的過程,日方同樣控制了報社、文刊,試圖從思想上影響國人。
云中君,以及國內一批文人,以筆為刀,將重重黑幕斬破,使人看到真相。即使窮困羸弱,滿目瘡痍,也比一個紙醉金迷、虛假繁華的世界好得多。
黑夜里的燭火,總是明顯而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