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旁邊站的幾個男女學生,雖然同為學校里的尖子生,但那完全就是陪襯品,根本沒得比較。
廣容衛視的女記者大約二十七八歲,看上去年輕又漂亮,妝容很是精致,她湊過來第一個采訪的人,并不是白曉笙這個文科狀元,而是另外幾位高考優勝的尖子生。
“這位白同學,高考能拿到如此高的分數,有沒有什么對其他學生有幫助的提議呢?”
白曉笙是第三個被采訪到的人,不算第一但也不是末尾,不尷不尬的中間位置。
女記者的眼神很明顯認識白曉笙,畢竟從事主持節目,華國的一線歌手怎么可能不認識?
但此時她并沒有直呼其名,而是直接以‘白同學’來稱呼,也沒有稱呼對方為文科狀元,似乎在刻意弱化白曉笙在錄像中的位置。
現在可是直播采訪,對方若是說出什么超人意料的話語,那她可能都會受到牽連。
所以女記者拿著話筒的手,還是微微出了一些汗,生怕白曉笙真的說出什么越界的話語。
她的擔心并不是空穴來風的,年少本是輕狂,何況是有錢有才華的人,更加不可能懂得天高地厚,只喜歡按照自我的喜好來。
“沒什么好說的,我的方法也就是每天刷題,知識點都是死記硬背。當題目做的多了,甚至達到一定數量時,任何的考試題目,都可能找到相似之處,所以對我而言,高考并不難。”出乎女記者的意料,白曉笙并沒有說多余的話語,而是認真的回答問題:“只是我做的題目太大量,并不適合所有的學生,不過可以試試往這個方向發展。”
她這說了和沒說一樣,非常標準的中庸答案,但最后一句話,卻讓女記者心頭產生了疑惑。
白曉笙唱歌這么好已經是音樂界的天才了,現在文化成績同樣是好到讓人絕望,難道世上真的有全能的天才么?
女記者接著追問道:“那白同學,不知道你為了準備高考,刷了多少套題集?”
雖然對方的答案有些敷衍,但多采訪一兩句是必要的,畢竟是高考狀元,這是無法掩蓋的事實。
“112328。”
白曉笙微微一笑,當著周圍一堆好奇的眼神,甚至當著萬眾矚目的鏡頭前,她說了這么一句數字。
“102328?這是什么意思?”
不止是女記者皺了皺眉頭,看著笑容淡定的美少女,還是硬著頭皮問著。
“102328題目。”白曉笙環顧了一眼四周,不論是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還是校領導和學生,都是疑惑的看著她,于是她如此說道:“我在高考前,記憶了112328道題目,其中包括各項高考科目、托福試題、sat考試在內,總數超過十萬道題目。”
十多萬道題目!
聽到了這樣出人意料的回答,周圍人的表情凝滯了。
末了,白曉笙又加了一句,伸出手指搖了搖:“這還不包括知識點在內。”
天才不是一步練成的,就算有著強大的記憶力,記憶這些題目,也實打實的花了四五個月,幾乎每天一有空閑的時間,她就在刷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