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事的人都有個性,不同之處在于,有的把個性深藏,靜水流深,咬人的狗不叫,有的把個性外露,鋒芒畢露,出頭的椽子先爛。
陳江平看著眼前這根椽子,雖然一點爛的痕跡沒有,他都恨不得拿把斧子把它敲爛了。
“第一階段兩大任務我們基本算是完成了,清淤和加油站拆遷,我們走在了全區的前面,”陳江平強壓火氣,仍試圖說服這根不懂事的椽子,“現在全區都看著我們,廖書記的意思,也想讓我們給全區樹個榜樣,把我們樹為二次創業的典型,希望我們創造一個開發區速度,唱響開發區精神!”
剛榮任街道黨工委書記,如果碰到這么一個不懂事的下屬,為樹立權威便于以后開展工作,陳江平也會拿這個人開刀,可是,眼前這人,不僅是他的愛將,也是他一手挑選提拔起來的,重要的還指著下面的工作他來挑大梁。
岳文看著陳江平毫不掩飾的惱怒,他明白,新任街道黨工委書記,快速拿出政績是最好的,一可向上級領導證明,自己是合格的書記,提拔我是提拔對了,二是也可向班子證明,自己是合格的班長,有利于快速形成權威,而搬遷大集,就是一次證明的機會,而水泥廠的搬遷目前看來幾乎是沒有希望的。
可是他權衡利弊,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畢竟將來的工作都需要自己去干,“陳書記,大集搬遷牽扯面太廣,弄不好就要激化矛盾,就是將來真的把大集搬出河道,萬一人氣弄沒了,這全國最大的集市,可就不是周畔大集了,幾百年的東西就毀在我手里了。”
“你放心,萬一真有那么一天,這千古罪人,我來當,不用你當。”陳江平見岳文還是不開竅,干脆挑明了,“岳文,你以為我是在跟你商量,黨工委定下來的事,直接執行就行了。”
見這張年輕的臉雖然恭敬地笑著,卻不接話,這讓他更加憋氣,“你是不是不敢搬遷大集,人家都說金雞嶺上的功勞,一大半是人家阮成鋼的,你就是跟著沾光,這也是你證明自己的一個機會。”
激將,明顯的激將!
“陳主任,我還是那句話,你指哪我打哪,可是意見我得提,大集上的商戶幾萬戶,這么多人,這思想不好統一,必須先把風放出去,讓他們慢慢接受,這樣驟然搬遷,搞不好要出事的。”
這放風,其實就是一個統一思想的過程,廖湘汀每次講話,第一大段都是統一思想或是提高認識,就是要把干部的思想意識統一到區工委的決策上來,那還是行動有素的機關干部隊伍,而面對著雜七雜八散漫慣了的商戶,還有四個村的書記,背后的利益團體,岳文就囑咐自己,不能急。
陳江平還想說什么,手機鈴聲響了起來,岳文心里一松,“噢,什么,進icu了?”他抬頭看看岳文,“好,我知道了。”
“蔣主任的老娘突發腦血栓,送icu了,快下班了,讓辦公室通知在家的班子成員,一塊過去看看,在外面的能趕過去都過去。”陳江平吩咐道。
“好。”岳文轉身往外走,一場爭論暫時平息了。
蔣勝的母親已經將近九十歲,原本身體硬朗,家里雖雇了保姆,但還能自己做飯,冬天連一場感冒都不得,可誰知這一病這么厲害。
醫院的走廊上,已經擠滿了聞訊前來看望的人群,水泥廠的老總王建東忙前忙后,王鳳也在陪著蔣曉云,邱匯岳早得知了消息,已經過來,見芙蓉街道班子成員都過來了,忙上來介紹著情況。
蔣勝身邊站著平州人民醫院的院長和幾個會診的大夫,手著舉著核磁共振的片子,正介紹著什么,蔣勝一張黑臉卻比平時謙和許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