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凱相比……
高凡實在是被傅一銘的想象力給震驚了。
楊凱即便在北大都算是一個奇才,傅一銘居然拿茂林工業大學的準學渣們來和楊凱比,這是對北大有什么誤解,還是對茂林工業大學有什么誤解呢?
傅一銘看出了高凡的想法,他說道:“高凡,你不能這樣想。你要想想看,咱們公司的產品都是瞄準國際市場的,就像咱們的維生素一樣,即便和勞氏、瑞氏這樣的國際大企業競爭也不落下風。
“勞氏、瑞氏的技術部門,有多少國際頂尖的工程師。咱們如果只靠茂林工大的學生來作為一線工程師,怎么可能拼得過他們?”
古坤全道:“說到這里,我還是不禁要佩服高凡你的遠見啊。十年前,你就在滄塘搞了這個北大的產學研一體實驗基地。這些年,不停地有北大的老師和研究生過來做實驗,我們很多時候在生產上遇到技術問題,都是請這些北大師生幫著解決的。我們自己的工程師,也從北大老師那里學到了很多東西呢。”
產學研一體實驗基地這事,最早可以追溯到高凡剛剛承包勞動服務公司的時候。那時候他就以每年提供10萬元實驗經費作為條件,請系里的老師海青文帶著學生到滄塘來做實驗。
在當時,他的確是存著用這個基地吸引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以便在需要的時候薅點羊毛的念頭。
他最早設計維生素c裝置的時候,海青文的團隊就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否則,光靠他的穿越金手指,想設計出這么復雜的一整套裝置,肯定是辦不到的。
高端人才和普通人才的區別,還是非常明顯的。
比如說,在高端人才看來,人再傻也不至于學不懂微積分吧。
再比如說,在高端人才看來,人再懶也不至于做不到日更萬字吧……
“那么,你們的意思是啥,讓我從北大多請點人到實驗基地來嗎?”高凡問道。
傅一銘搖搖頭:“不是咱們自己的工程師,用起來還是不那么順手。以往就有這樣的情況,咱們這邊出了問題,想請老師去看看,老師推說手上的實驗還沒有做完,拖拖拉拉的。有時候到了現場,也是隨便看一看,敷衍幾句了事。咱們還得陪著笑臉。”
“現在的人,不像過去那么單純了。”古坤全嘆道。
高凡點了點頭,明白他們的意思了。
要說起來,這也算是“升米恩、斗米仇”的現實版本吧。
早些年,學校的科研經費少,高凡能夠給師生們提供一些科研條件和經費,順便還能好吃好喝地招待著,大家都念高凡的人情,遇到公司里有點技術難題,需要請他們幫助的時候,他們都會全力以赴,生怕讓人覺得他們不知恩圖報。
可整整十年過去,在化工系的師生心目中,滄塘這個實驗基地是天經地義存在的,高凡給他們提供科研條件,也是理所應當的。相反,如果公司里要讓他們做什么,就是屬于欠了他們的人情,他們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