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工資低,找教委去啊,關我啥事?”
高凡滿不在乎地回擊著楊凱的嗆聲,然后說道:
“我是來給你們送福利的,你別不識好人心。你們的年輕老師里,恐怕有不少因為收入低,連老婆都找不上的吧?到我們那里去,收入翻兩番,我們還給解決住房。
“滄塘那個地方,山清水秀,專出美女,你們那些年輕老師去了,肯定能夠挑花眼了,一生的幸福都有保障了。”
聽高凡說起這個,楊凱笑了起來,說道:“你不說我還忘了,你姐公司里那個技術總監,叫啥我想不起來了,就是你成天管人家叫腿兄的那個……”
高凡也笑了,說道:“哈,不就是周冬智嗎,為了四十八條腿不惜賣身的那位仁兄。對呀,我說的就是他那種情況,這叫下海一念起,瞬時天地寬。”
他們說的那位周冬智,原先是科大物理系的一位年輕教師,頗有才氣。然而,因為當老師的收入太低,這位仁兄湊不出結婚需要的“四十八條腿”的家具,成天郁郁寡歡。
當時高凡正要找人幫興龍公司開發家用內墻涂料,找到徐云頭上,徐云又推薦了這位腿兄,二人便一起去幫興龍公司干活。事后,連勞務費帶獎金,倆人每人都賺了萬把塊錢。腿兄因此而湊齊了家具的腿,買了三轉一響,完成了人生大事。
這個故事并未到此結束。婚后的腿兄迅速添丁入口,不得不為奶粉錢而再度折腰。其時恰好又遭逢了職稱評定時候的不順,腿兄一氣之下,辦了離職手續,投奔興龍公司,當上了興龍公司的技術總監。
興龍公司原本的技術來源都是依賴于高凡,有了周冬智的加盟,高凡就可以脫身了。周冬智的加盟,在平均技術水平只相當于茂林工業大學本科畢業水平的涂料行業里,具有降維打擊的效果。他很快為興龍公司開發出了好幾個新的拳頭產品,個人的收入也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
高凡與周冬智見過很多回,算是親眼見證了一位象牙塔書生蛻變成金鏈子大哥的全過程。當著周冬智的面,他當然是尊稱對方一句“周總”的,不過回到家里,他可就是一口一個“腿兄”,其中不乏惡意。
也正因為此,楊凱說起周冬智時,腦子里能夠想起來的,只有他的外號。
“我不喜歡周冬智現在的樣子。”楊凱笑罷,皺著眉頭說,“聽你姐說,周冬智現在生活很奢華,全身上下穿的都是名牌,腕子上戴的也是名表。公司給他的待遇的確是很高,但他好歹也是從學校里出來的,變得像個暴發戶一樣,實在讓人有些看不慣。”
“各自的生活態度不同吧。”高凡道,“像你和我姐這樣,身家百萬還能保持窮書生本色的,實在也沒有多少。”
“怎么就沒多少了?吳子賢也是從你公司里拿專利費的,他現在的生活比系里所有的老師都節儉。他拿的專利費,除了寄一部分回家去贍養老人,供弟妹讀書,剩下的就都用來做實驗了。整個化學系,拿自己的錢搞科研的,也就是他一個了。”
“不是還有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