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完父親寫的散文詩,方醒一點一點的將翻涌出來的情緒收拾起來。
這輩子父母還沒很健壯,真正需要收拾的是上輩子的情感。
上輩子的老父親,種過田,插過秧,為生活奔波,熬了一輩子,才終于等到兒子功成名就。
他不是一個文藝的人,也沒有寫過日記,但所有的感情都寫在了目光里。
方醒也是多年以后,才讀懂父親的目光中的東西。
現在想起來,心中有更多感慨。
方醒用了雙份的情感,演唱這首歌,唱給自己聽,唱給心里的老父親聽。
節目還要繼續錄制。
不過,方醒已經沒有心情去聽后面的歌手演唱。
無論他們唱得好與不好,都已經不重要。
自己已經將想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完,撫平上輩子那份無處安放的情感,將其永遠留在內心深處。
另一間休息間中。
剛開始只聽主歌的時候,劉宏聲還有信心能贏。
可是,當他聽完整首父親寫的散文詩,聽到副歌的時候,他心中一個咯噔,頓時感覺不妙。
都是專業歌手,他完全能夠感受到這首歌中所表達的感情。
這種平澹中見真情的功力,才是真的可怕。
劉宏聲甚至忍不住搖頭“他這個年紀,怎么可能唱出這種情感來”
是的,他甚至開始懷疑方醒的年紀。
因為父親寫的散文詩這首歌,唱出的那種情感,想要真正聽懂,需要一定的歲月沉淀。
只有到了一定年紀,為人父母時,才能真正理解歌里的東西。
才能明白,一位父親看著自己孩子時,目光里包含了一些什么。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看著自己一天天老去。
這份付出無怨無悔。
劉宏聲聽完,甚至感覺這首歌已經觸動到了他的內心。
這讓他的心情更加復雜。
作為一位專業歌手,他遠比普通觀眾更難打動。
而且,這是對手唱的歌。
他竟是被對手的歌觸動了。
這一瞬間,他感覺今晚的競演有點難了。
沒有等多久。
何浩說完串場詞,請出下一位歌手。
第六個出場競演的,就是劉宏聲。
他麻木的走上舞臺,強制鎮定,唱完了整首歌,但是他的情緒已經陷在了父親寫的散文詩里。
使得他這場競演,情感表達不足。
全靠扎實的演唱功底,把整首歌唱完,中規中矩。
唱完之后,現場的觀眾也給了比較熱烈的掌聲,但和方醒唱完后,那經久不衰的掌聲無法相比。
演唱完畢,走下臺的那一刻,劉宏聲心里就已經知道了結果。
這一場,已經沒有什么懸念。
誰是第一,他不知道,但他知道肯定不是他。
而且,這一場他心里沒有什么不服的。
對手的歌都已經唱進他心里了,有這種能力,贏得理所應當。
等所有歌手都唱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