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一個億的宣發費用,對
標的電影票房,要達到十個億才行。
張長峰之前聽方醒的預期票房是十個億,原本只是覺得是年輕人闖大熒幕的野心。
現在聊起合作細節,才確定方醒之前說的預期票房,是真的想要那么多。
張長峰倒也沒有表現出不合時宜的表情,微笑說道“據我所知,你們這部電影的制作費用只有三千萬。”
投資確實是三千萬。
不過,方醒給的劇本,還有負責很大一部分的導演工作,這部分付出都沒有拿錢。
如果真的嚴格計算制作成本的,不止三千萬。
如果按照行業的標準,三千萬制作費用的電影,宣發費用通常只有一千萬。
而票房要破億,才能收回成本。
當然,現在電影在院線上映完之后,還可以在視頻平臺上映,后續還會有收益。
所以,即便院線上映的時候,票房沒有達到總成本的三倍,也有希望回本。
即便如此。
一個億的票房,對動畫電影來說,并不容易。
不要看每年都會有幾部十幾億票房的電影出現,但公眾看到的都是站在金字塔頂端的那些電影,在這些電影
因此,票房破億,對很多電影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喬英紅作為經紀人,當然要為自己公司說話,呵呵笑道“張總,我們老板在制作千與千尋的時候,出力可不少,編劇、導演的活都干了,可一分錢沒拿。如果要計算制作成本的話,折算成兩千萬不過分。”
以方醒現在的身價,花費那么多精力在這部動畫電影上面,折算成兩千萬確實很合理。
畢竟這些精力和時間,如果放在制作音樂上,可以輕松賺到這個數。
張長峰點點頭,也不反駁,接著說道“即便制作成本是五千萬,宣發配比也到不了一個億。你們這個要求,恐怕國內沒有任何一家發行公司會同意。”
他作為企鵝影業的總裁,即便很想和方舟文化建立合作關系,也不希望在一個電影項目上虧錢。
五千萬制作成本的動畫電影,按照宣發標準,確實不可能給一個億的宣發費用。
因為,宣發費用砸下去,后續是需要通過票房收回來的。
如果企鵝影業真的砸了一個億的宣發費用,那么方舟文化這部動畫電影,票房必須達到三個億以上,才有希望收回宣發成本。
按照影院、院線、片方、發行方的分賬比例。
首先要扣除33的特別營業稅,和5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
剩下的917才是可以拿來分賬的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凈票房。
接下來,影院和院線要先分走57的票房,剩下的43才是片方和發行方的。
不過,43是理想狀態下的分賬比例。
事實上,片方、發行方真正能夠入賬的票房,通常不到40,大概在35到40之間。
越火電影,分賬票房越接近40。
具體能夠拿到多少分賬比例,還要看發行方的實力。
通常來說,業內人士會粗略的把總票房的三分之一,當做是片方和發行方可以拿到的分賬票房。
不過,分賬票房并不是片方和發行方最終能拿到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