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王朝瞅著他的面癱搭檔擠腦汁,過了片刻,提筆寫道:
「馬上實英雄,座下真好漢。」
馬漢則默默展現了他跌掉人官帽的實力,中規中矩地寫了兩行字跡:
「百煉成王,豈在一朝。」
馬漢、王朝兩個姓名,對得工工整整,意境也挺好,他倆交換看過后,萬分感動對方對自己的評價,彼此深情對望了好久,眼里有著「唉呦不愧是兄弟兄弟稱贊我了」的動容與感觸,暫時陷入了目無他人的兩人世界。
包大人和公孫先生看了試紙之后,狀似還算滿意,笑著撫了撫自己的美髯,對未來充滿希望,很快便點了下一組成員應試:「張龍、趙虎,再來換你們罷。」
第一組受試者就表現出了超高水平(?),真心讓后組人員壓力龐大。
張龍趙虎他們不好意思說自己還沒想好,只能硬著頭皮走到場中的桌案前,抓筆撓腮,一臉的苦惱。
張龍抓著自己的腦袋苦思半天后,突然「啊」了一聲,急忙忙提筆疾書,一時竟有下筆如神助之假象。
不過假象終歸是假象,因為瞧試紙上的內容便可看破真相。
在他試紙上寫出來的東西是:「趙子龍甩大刀,虎虎生風。」
用來形容趙虎耍起大刀來時的威猛模樣,就像三國的趙子龍一般。
我:「……」
包大人:「……」
公孫先生:「……」
這張龍真不愧是平民的代表,瞧他竟把這道題答得有多像是在說歇后語一樣。真不知道該贊他一句有創意,還是批評他結構一點都不工整……別說私改典故這個問題,首先字數根本就不對稱了啊老兄!
而且這典故來由里的趙云的拿手武器原本是大刀么?趙虎的表字原來也叫子龍嗎?!
我怎么就從來都沒聽說過!!
趙虎那頭在經歷一番將筆頭咬爛的難產過程后,終于也得到了靈感,抓起筆在紙上粗粗斜斜地寫了兩行大字:「張冠李戴,龍虎精神。」
包大人:「…………」
公孫先生:「…………」
我:「…………」
這字數是對上了,可看起來便像是胡亂湊出來完全不知所云的兩句話是怎么回事?
我知你懂得成語是不多……可也莫將凡聽過的成語便隨便拿出來亂湊數用啊!你當真知道自己寫下的成語是什么樣的意思嗎?!
「……張冠李戴?」張龍不可思議地看過以后,立馬吹胡子瞪眼,氣得直接出手推他:「老子把你寫得那么威風,你誒怎地罵老子呢!」
趙虎不爽,推回去:「我哪里罵你了!張家人把自己的帽子借給李家人戴,我在夸贊你大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