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長時間接觸下來,劉赫早就看出了陳默肯定背負著天才之名長大的,這點從他一提到武學時,那種好像與生俱來的不屑眼神中就能看得出來。而剛才他所說的十三歲便進入千回境界,也證明了他確實是個天才。
“我曾經以為我可以輕松進入千回境界,到萬人敵境界也最多只是兩三年的事情,可直到我十八歲,在我進入千回境界的整整五年之后,家人才告訴我事情的真相。”陳默輕嘆一聲,表情落寞,“原來想進入萬人敵的境界是需要天賦的,而我,似乎并沒有那個天賦。”
劉赫沒有做聲,可他對陳默所說的卻是感同身受。
小時候的劉赫,也曾經是身邊人眼中的天才,剛上小學的時候,老師便找上門來希望他能跳級。母親希望他能和同齡人一起成長,便婉言拒絕了。
母親本是好意,可劉赫的生活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他不明白老師為什么每天都在講那么簡單的問題,更不明白這樣的問題竟然還有人不會。
就在那個時候,他發現自己與別人好像哪里不一樣,而這種不一樣,似乎就是別人口中所說的聰明。
漸漸的,他開始覺得無趣,因為身邊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太容易了,可他沒有因此變得孤僻和高傲,又或者說,他將那份孤僻和高傲深深的藏在了自己的心底里。
他每日還是和同齡人有說有笑,可是他不再努力,甚至不想再去觸碰任何和學習有關的事情,在他眼里,別人需要辛辛苦苦一個學期才能學會的東西,他只需要看上一個晚上,然后再去參加一個考試就可以了。
這樣的日子一直到了中考前夕,當他有一天在課上從睡夢中醒來,看到黑板上那些已經不認識的符號和公式,他突然覺得自己落下的有點遠了。
他翻開書,很多年來第一次認真的聽老師講課,可他卻驚訝的發現,無論自己怎么用心,都無法搞清楚老師講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可能不是個天才。
這個事實是殘酷的,他帶著那份孤僻和高傲獨自一人活了那么多年,最終的結果卻好像只是他自己自作多情。
而陳默也和自己一樣,同樣是這種感覺吧。
“萬人敵境界,我可能無法給你解釋的太過清楚,因為對于無法企及的境界,很難像前兩種那樣說的明白。所謂萬人敵,并不是字面上一人敵萬人的意思,而指的是武人自身的體魄。軍中老卒經常說一句話,沙場上根本就沒有萬人敵。你可以說這些人坐井觀天,沒見過真正的高手,可他們說的確實也沒錯。尋常武人做不到一人敵萬人,不是他們武藝不高,而是一支萬人的部隊源源不斷的輪番進攻,會將一個武人的體力一點一點的耗盡,最后被活生生的累死。”
劉赫沉思片刻,問道:“你的意思是說,當武人的體魄鍛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擁有驚人的體力,自然也就進入了萬人敵境界?”
陳默先是點了點頭,接著又搖了搖頭,“也是,也不是。修煉體魄是進入萬人敵境界的必要條件,可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成功。武人四境,前兩種境界雖然也很艱難,卻都是可以靠后天修煉去達到的。而到了萬人敵這一關,除了修煉之外,是否有這個天賦更加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