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會戰的日子,很快就定了下來。
半年之后,也就是在趙家家主全面接管三方邊境上的二十四座明城之時,第一次會戰,將會如期到來。
從許昌返回成都的路上,劉赫始終在馬車中與龐統和鐘離尋不分晝夜的商議著對策。
按照現在三方勢力的范圍,曹操一人獨得一百零八顆玉石當中的五十二顆。
實力僅次于曹操的孫權,分得了三十六顆。
而作為這場會戰的發起方,劉赫所在的益州,卻僅得到了二十顆玉石。
而且這二十顆當中,還有八座明城,也就是說,劉赫手中真正的籌碼,不過只有十二顆玉石而已。
龐統算了筆賬,三方手里的那八座明城,是必須投入到會戰當中去的,也就意味著,三方至少會有八名上將和八百名士卒參戰。
刨去這八顆玉石,曹操手中還剩下四十四顆,而孫權,也有二十八顆。
換句話講,即使是跟自己難兄難弟的東吳,手中的籌碼也比益州多出了一倍還多。
“這場仗,不好打啊。”龐統長嘆一聲,倚靠在扶手上有氣無力的說道。
鐘離尋盯著地圖仔細看了一會,頭也不抬的說道:“這些玉石既然是按勢力范圍劃分的,那么就跟之前的形勢一樣,我們繼續與東吳聯手,即使勝算很小,也總不至于輸的那么難看。”
龐統連連搖頭,“不然,按理來說,聯吳抗曹確實是眼下最好的選擇,但曹操很有可能借著這個機會,與東吳聯手,瓜分咱們益州的地盤。”
鐘離尋一皺眉,“聯弱抗強,這個道理,孫權會不懂?”
“孫權當然明白聯弱抗強的道理,而且他也一定會這么去做,”說著,龐統看向了在一旁始終笑而不語的劉赫,“關鍵現在孰強孰弱,誰也不好說啊。”
鐘離尋略微思量了一下,便明白了龐統的意思。
三方原先的戰爭,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甚至數十萬人,那個時候,兵力和軍械的優勢,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可這次會戰的情況,卻是不同往日。
即便是實力最強的曹操,將手中的玉石全部投入到會戰中去,不過才能有五千兩百名士卒參戰。
如果益州同樣投入全部的玉石,將會有兩千的兵力,雙方的差距,不過才三千而已。
況且曹操也不可能一上來就孤注一擲的將五十二顆玉石全都壓在賭桌上,估計他最多只會拿出四十顆,以保持對東吳的兵力優勢。
這樣一來,雙方的兵力差距就會更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