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自然成了當時江湖熱議的焦點,有好事者紛紛斷言,這是收了一個天賦異稟的徒弟,想要拋開所有紛擾雜念,專心調教出一個天下第一來。
可沒想到,那個未來的天下第一入門沒幾天,剛剛學了幾套最基本的拳腳功夫,師父就突然因病去世,撒手人寰了。
從此何老爺子就成為了師門唯一的繼承人,順理成章的繼承了師父的衣缽,順便也將那位一輩子無兒無女的恩師的幾處宅院和無數良田也一并繼承了。
俗話說得好,窮文富武,有了殷實的家底撐著,何老爺子從此便再沒了后顧之憂,可以一門心思的鉆研武學,一來二去,還真讓他鉆研出了點名堂。
那個十幾歲就成了大地主的少年,僅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就站在了武評榜的門口。
但也只是站在門口而已,而且這一站,就站了一個甲子。
對于一個沒有名師指點,只能從武學書籍上自己領悟的武人來說,何老爺子也算得上是天縱之才了。
可惜武道高峰沒有捷徑,更不能少了領路人,勤能補拙,只是個奢望而已。
一輩子沒能躋身武評榜,老人不知道心里作何滋味,這些話他從來沒跟任何人說過,也沒人敢去自討沒趣。
可是就是這位一輩子大隱隱于市的孤僻老者,卻在九十歲高齡的那年,加入了一個當時剛剛興起的武林門派。
消息一出,一時間江湖震動。
武林中的小字輩們群情振奮,紛紛跑到何老爺子所在的門派之中,看看有沒有拜師學藝的機會,即便是何老爺子不收自己為徒,只要能學個一招半式的,先不說招式的威力如何,僅僅是借著何老爺子的名氣,也足可讓他們在江湖上揚名立萬了。
晚輩們各懷鬼胎,如意算盤打的響亮,可江湖上的許多上了年紀的,卻看出何老爺子的心思,不禁感慨萬分。
人上了歲數,心氣就不在了,沒能實現的夢想,卻又總想著,寄托在下一輩的身上,他們這些須發皆白,還要每日早起監督徒兒練功的老頭子,哪一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他們猜得不錯,何老爺子還真是想收個徒弟,只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徒弟,何老爺子足足等了二十年,才等到了這個滿意的人選。
說起來,這其實不過就是兩三年前的事情。
何老爺子有個習慣,每到門派有新弟子加入的時候,都會親自去看上一眼,而且真的只有一眼。
就連掌門也吃不準,這一眼之間,到底能看出什么門道來,可有些話又不方便問,只得由著那個脾氣古怪的老頭兒,每年都出來走上這么一個過場。
直到那天何老爺子看到了那個日后被他收為徒弟的少年,足足站在原地盯著看了一炷香的功夫,這才輕聲說了一句,就他吧。
掌門很驚訝,也不知道這個相貌平平,身材瘦弱的少年有什么好,竟會讓何老爺子一眼相中。
但掌門心里也很清楚,這絕不是何老爺子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因為他在說剛剛那三個字的時候,聲音都有些顫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