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赫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到大殿正中,對劉禪行了君臣之禮,帝師不跪,這是之前沒有的規矩,可是劉赫說,以后這就是規矩。
蜀漢這座新建立不久的王朝,還有許多以往聞所未聞的規矩,比如既是丞相又是相父的諸葛亮可以在御前享有一席座位,就讓許多老臣心中暗暗揣度,當然,最讓他們警覺的并非事必躬親的丞相大人,而是那個除了打仗狠一點之外幾乎可以說一無是處的天機先生,同樣享有相父一般的待遇。
一個是相父,一個是帝師,要是從天對地,雨對風,大路對長空的角度倒還真算得上工整,但父子與師徒哪一個分量更重,不言而喻。
劉赫突然攝政,不僅驚動了益州官場,更讓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如履薄冰,贊拜不名,入朝不趨也就罷了,劍履上殿,顯然是在彰顯權威。
這三樣權臣的最高殊榮里,即便是殘暴如董卓,也只占了后兩樣,曹操則更為謹慎,只占了一個劍履上殿。
而眼前這位沒有半點實職在身的天機先生,卻喪心病狂的獨占三元,狼子野心,似乎已經昭然若揭。
相比坐在龍椅上顯得有些拘謹的新皇帝劉禪,倒是從太子伴讀搖身一變,直接成為天子近侍的小耗子顯得成熟老練的多,他沒有給大臣們太多揣度這番變故的機會,朗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百官們聞聲色變,這句讓后世之人頗為熟悉的話,在那個年代,卻無疑有種霸道到蠻橫的意味,這當然也是劉赫的授意。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看似簡單的八個字,背后卻蘊含著深意,甚至暗藏殺機,一輩子什么都不會就會當官的一眾老臣們,當即將這八個字在心中翻來覆去掰開揉碎的去品,得出了驚人的一致結論。
結論還是八個字,而且還是這八個字,只是順序不同罷了。
啟奏有事,退朝無事。
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的文武百官,不約而同的修起了閉口禪。
片刻的沉寂之后,心思玲瓏的小耗子沒有給劉赫添上一份讓人口誅筆伐的素材,視線巧妙的避開了劉赫,望向了皇帝陛下,等候示意。
之前還分外忐忑的劉禪如釋重負,毫無城府的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滿心期待的看向了師父,就盼著師父一點頭,這場讓他渾身不自在更是無聊之極的早朝就算是結束了。
然而劉禪卻發現,師父壓根沒有看他,而是瞇縫著眼,冷冷的掃視著殿下的文武百官。
劉禪下意識的咽了口口水,他覺得師父眼中好像有種從未見過的東西,直到很久之后,他才知道,那是殺機。
在大殿中來回掃視過好幾圈之后,劉赫的眼神,最終落在了一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