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不再是那個耿直的少年,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爾虞我詐,他的心已經被這世間的陰謀詭計渲染的變了顏色。
他知道,這一切,都是王允的計謀。
他在未央殿上一戟刺死董卓,世間之人都以為他因貂蟬之故將董卓視作最為痛恨之人,卻不知他此生最恨的,卻是王允。
他心中怨恨,怨恨的是王允若是能直接說出本意,他未嘗不會答應,貂蟬也不用再去受那樣的苦。
所以后來李郭汜反撲長安,他并不是不能固守城池,他讓出長安唯一的條件,就是要王允人頭落地。
他如愿以償,便不再管那長安城上插的到底是誰家的旌旗,帶著貂蟬一起離開了那座留下了太多回憶的城池。
他曾與曹操爭奪兗州,雖然給曹操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可最后還是以失敗告終。
他先投后叛占了劉備的徐州,卻又為了調和劉備與袁術的關系而上演了一出轅門射戟的好戲。
他其實不想這樣四處奔波,可天下之大,卻沒有他容身之處。
每到一處,那里的主人便像防賊一樣的防著他,他每次出走,都是因為咽不下這口氣。
他只想找一塊地方,能和她好好廝守,只可惜一次次的顛沛流離,總讓他事與愿違。
也許,眼前的這一切,便是最好的結局吧。
白門樓下,曹操軍正準備發動一輪新的攻勢,卻發現城門之上飄起了一面顯眼的白旗。
士兵們面面相覷,素來以武勇冠絕天下的呂布,就這么投降了?
他就這么投降了,也許是打了一輩子,突然倦了。
高順,他手下最為忠勇的部將,寧死不降,死了。
陳宮,曾經追隨曹操,后又叛逃,也不肯降,也死了。
他卻不想死,不是因為他怕死,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死了她也不會獨活。
他從曹操的眼睛中看出了一絲猶豫,本以為會有所轉機,誰知劉備這時候站出來對曹操說,可還記得丁原和董卓?
他斜著眼看著這個背后捅刀子的卑鄙小人,口中大聲叫罵著。
劉備,若是沒有我,你可還能活在這世上?
可曹操最終還是聽了劉備的話,決定將他處死。
他被帶到一處軍帳之內,軍帳之內沒有別人,只有他獨自被五花大綁在一根柱子上,等著他人生最后一刻的到來。
他沒有想到,曹操其實根本沒想殺他,只是在劉備那些人面前演了一出戲而已,曹操真正貪圖的是他百世修來武人之極的體魄,也正因為如此,十幾年來,他都被關在暗無天日的許昌天牢之中。
有些人活著,真的還不如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