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故事洋洋灑灑的寫了兩篇,其中僅有幾個零散的涂改的痕跡,看得出創作的時候思路是非常清晰流暢的。
謝瀟南看到最后,就見她寫了一句:“由此故事可以得出,養青蛙還是不要養得太大,否則要用好幾口鍋才能燉下,望世人引以為戒。”
他沒忍住笑了,放眼尋遍整個大梁,也只有她能寫出這樣的東西,最后還給了個非常正經的結尾。
謝瀟南就這樣坐著,將她寫的東西全看了一遍,翻到最后,他看到有一句話。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為天下蒼生的興盛、滅亡,關乎所有人的利益,所以每一個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所有紙上,只有這一句話是非常正經的注解。
謝瀟南將紙放到她面前:“這也是你寫的?”
“是啊。”溫梨笙停下手,轉頭看見那句話,理所應當道:“國事之興亡,君臣有責;天下之興亡,匹夫有責。我應該沒有理解錯這句話的意思吧。”
他一下笑了,好似有著融化冰雪的春意,帶著些許的嘉賞:“不曾想你還有這般覺悟。”
溫梨笙不滿道:“世子不要看不起我們這些北境的小老百姓好不好,我們雖遠在邊境,但也有一顆錚錚的愛國之心。”
“是嗎?”謝瀟南把紙拿回去重新整理疊放好,說道:“那你回頭問問沈嘉清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溫梨笙想都不用想,回道:“他當然有。”
沈嘉清若不是心懷大義,又怎會背上行囊遠走他鄉,懲惡揚善,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謝瀟南對這句話不置可否。
溫梨笙也沒在意,繼續低頭抄寫文章。
許檐讓她抄的時候,并沒有指定是那篇文章,所以溫梨笙小小的偷了個懶,挑了三篇比較少的文章來抄寫,加之謝瀟南坐在她身邊如此安靜,她偶爾抬頭就會看到他目光沉浸在紙張上,無比認真的看著那些荒誕的內容。
溫梨笙就覺得仿佛抄寫這些東西也不是什么難事。
于是上午的課只過了一半,她就將三篇文章給抄完了,甩了甩有些酸類的手腕,溫梨笙見謝瀟南正在看書,便將身子一歪,頭湊到他的肩膀邊上:“世子在看什么呢?”
“抄完了?”謝瀟南瞥一眼突然湊到他身邊的腦袋。
溫梨笙點點頭,上面的墨跡已經晾干,她拿給謝瀟南。
上面的字跡工整干凈,看得出溫梨笙心情是很好的,她的情緒都表現在字里,謝瀟南笑了一下,而后道:“抄文章的速度越發快了,下次可以多抄兩張。”
溫梨笙聽后嚇得花容失色:“我露出了這么大一個破綻嗎?”
她本來想著快些抄完跟謝瀟南說話的,結果沒想到竟然得到了這樣的評價,溫梨笙心說看來下次要注意一下了,絕對不能再抄那么快。
謝瀟南一眼就看出她的心思,搖頭輕嘆,又覺得好笑。
奚京南郊街頭有個經常敲碗要飯的乞丐,都會把多余的銅板省下來去買書看,溫梨笙的好學程度遠遠及不上一個乞丐。
他拿出錦帕沾了些桌上的茶水,然后拉過溫梨笙的手,低頭將她小指頭上的墨跡擦去,輕柔的力道在她白嫩指頭上留下些許紅色的印記。
謝瀟南想起當初在梅家酒莊遇到她時,與她爭奪那塊護身玉,就這樣在她的手腕上留下了指印,當時由于氣急所以力道不輕。
如此想著,溫梨笙當時一定覺得手腕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