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建寧十一年仲冬,孫家就開始籌備喜事了,孫家嫡子要迎娶溫郡守之女的消息在城中傳得沸沸揚揚。
都說溫郡守家的那個女兒頑劣蠻橫,行事放蕩,根本沒人會將她娶回家,是以都到了二十多歲的高齡,仍未婚配。
誰曾想突然就與孫家結了親。如今孫家在沂關郡的名望越發響亮,孫家嫡子孫鱗有個關系極好的表叔,如今正在京城當統管萬名士兵的將領,孫鱗很有可能會受其表叔的提拔,日后去奚京當大官的。
在且說如今大梁動蕩不安,反軍謝瀟南勢力越發壯大,從淮南往西,嶺北往東都有大片城池插上了謝家旗,亂世之中在多的錢都是沒用的,唯有那些手里實實在在握著兵權的將領才是最為穩重的靠山,孫鱗自然是城中的香餑餑,想與之結親的人多到媒婆都踏破了門檻。
而孫鱗迎娶溫家女一事雖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溫浦長如今還是沂關郡的郡守,家中又只有一女,等孫家將她娶進門,那溫家的萬貫家財也都被孫家收入囊中。
孫家那頭在如火如荼地籌備婚事,溫家這邊溫浦長站在院中負手嘆氣,一臉的惆悵。
溫梨笙坐在樹下撐著臉,看了溫浦長好一會兒,問道:“爹,你在愁什么呢?”
溫浦長看她一眼,搖搖頭沒有說話。
溫梨笙見他又是這樣,心里也跟著煩躁起來。
她已經有好些日子沒有出門了,自從沈嘉清不知道為何離開沂關郡之后,她幾乎就很少出去玩了,有時候也會獨自去峽谷上的竹屋里坐坐,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如今二十有一仍待字閨中,倒不是沒人上門說親,但都被溫浦長打發了。
溫梨笙的日子若是一直這樣清閑懶散,倒也自在。
但前些日子突然傳來了謝瀟南帶兵從南方地區折返,仲冬上旬就已經回到了北境的軍營,如今距離沂關郡不足百里,隨時有砸破沂關郡城門的可能,一時間郡城中人心惶惶,好些富人家都卷著細軟跑路,街道上也冷清了許多。
當初謝瀟南從北往南打的時候,就繞開了沂關郡,誰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如今他的兵馬從三個方向朝奚京靠攏,幾乎占領了半壁江山,本以為他會接著帶人往奚京去,誰曾想他調了個頭,又回到北境來。
肯定是為了沂關郡這塊肥肉來的,眾人都如此猜測。
溫浦長因此事愁得不行,整日愁眉苦臉的,一聲接一聲的嘆息,溫梨笙好幾次都勸他收拾收拾跑路得了,但溫浦長卻從不肯松口,硬是要為這一城之人堅守此地。
溫梨笙也沒辦法,她爹不走,她自然也不會走。
只是沒想到推拒了所有上門說親的媒人,溫浦長卻突然提出要將她嫁去孫家,溫梨笙從未見過孫家那個嫡子,連人長什么樣都不知道,當即就反對。
溫浦長卻說這只是緩兵之計,并非是真的要她嫁去孫家,他早就安排好了人手和后路,這一切只為了保護她的安危而已。
溫梨笙向來是信任父親的,如今亂世之中,他是一城郡守,身上也擔著重任,整日愁得似乎覺都睡不好,溫梨笙也不想在給他心上添堵,于是順應了他的安排。
婚事辦得很草率,什么提親納采都沒有,甚至連生辰八字都沒合,由溫浦長定了臘月的日期。
這日天都還沒亮,溫梨笙就被婢女喊醒,開始收拾打扮,妝點精致的妝容穿上沉重的嫁衣,折騰到天亮,溫梨笙困得左右搖擺,似乎一閉上眼睛就能睡著。
忙活了一上午,溫梨笙連口熱飯都沒吃上,等了許久之后就被下人攙扶出了溫府,溫浦長站在門口對她小聲叮囑,讓她行事切莫小心,不可莽撞,他已經安排好人手接應,到了孫家之后不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