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聰元年二月,皇太極命劉興祚一行代表后金到朝鮮談判結盟的事情。
劉興祚借助朝鮮向明朝表明自己歸國的心愿,但是朝鮮出賣了劉興祚,向皇太極告密劉興祚在出使朝鮮期間私下致書毛文龍。
毛文龍接到信后,派人到到朝鮮安州接頭,結果中途“猝遇狂風,終不及斯”。
皇太極得知后,縱然證據確鑿,卻依然沒有殺劉興祚,而是軟禁了他。
劉興祚道:“我并不死心,定要回歸大明!”
雖然已經想好了各種結果,但劉興祚心意已決,歸心似箭,無人能勸。
思考再三,劉興祚決定設計逃脫,于是讓其弟劉興賢逃奔毛文龍。自己卻寫了兩封信,一封讓自己的妻子送給薩哈廉,一封讓自己的親信送給巴克什達海。并在信中說,自己管束不力,致使弟弟反叛投敵,大汗必誅之。
而且,這些時日自己經常被人詆毀彈劾,日夜害怕,不得已選擇上吊而死。
劉興祚又寫了一封信,交給了好友巴克什庫爾纏,讓他把自己的尸體葬在邊外的扎木谷。
信送出之后,劉興祚騙過一個瞎子建俘過來喝酒陪他喝酒,趁他醉了之后把他勒死,包裝一下當作自己的尸體。
達海和庫爾纏與劉興祚關系友好,突然聽說他上吊了,炸了。匆忙趕來,兩個人看到尸體,也不分青紅皂白抱著尸體就是嚎啕大哭。
多年的好友,就這樣死在自己的面前,曾經同吃同睡在一起的戰友,就此天各一方,這種傷痛無法言語。
而被留在建奴的母親和妻子,成了劉興祚永久的傷痛。
劉興祚的回歸,讓毛文龍大喜,崇禎皇帝也高興的睡不著覺,早就想見識見識這個神秘的神話般的人物。
此時的皮島,正在大興土木,進入到了整體規劃之中,由東江鎮升為東江府的皮島,正在煥發出新機。
隨著第一批一百民百姓的遷入,皮島進入到了普通百姓的世界中,從此以后,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之!殺我百姓者,格殺勿論!
一塊牌子在皮島入口處高高立起,上書“大明東江府”五個楷體大字。這表明這里已經是大明的疆域了,若是你建奴敢來入侵,就敢打的你屁滾尿流。
有百姓遷入以后,皮島也開始有點人樣了,第一批遷入皮島的百姓拖家帶口,進入到了火熱的開發之中。
說來皮島也有個幾十平方公里,只是這旮瘩的土地確不適合種植,沙石一片,幾乎無可耕種的地方。
但是這并不重要,有一個偉人曾經說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何況皮島這個地方,無論是氣候還是環境,也不是寸草不生,只要加以開發和利用,還是能夠有價值的。
并且朝鮮方面在對待明和后金的態度方面也非常的曖昧,有一種做了婊子又像立牌坊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