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六日,后金大軍出征察哈爾。二十日進擊席爾哈、席伯圖、英、湯等處,俱下。第二天追至興安嶺,獲人畜無計其數。十月中旬勝利而歸。
這次出征,建奴既打擊了大敵察哈爾部,也進一步鞏固了對已歸服的蒙古諸部的統治。
不久,皇太極派阿什達爾漢到這些地方宣敕:凡管旗諸貝勒年七十以下,十三以上,俱從征,違者罰馬駝,不至約會之地者也罰馬。
袁崇煥向崇禎皇帝上疏,說:“臣在寧遠,敵必不得越關而西;薊門單弱,宜宿重兵。”
這一點袁崇煥看得很清楚,薊門比較薄弱,提議應當設重兵把守。
后袁崇煥又上了一道奏疏,說:“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為向導,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
雖然寧錦防線說不上是固若金湯,但以目前皇太極的實力是打不破的,故此袁崇煥已經料到建奴會以蒙古為向導,突破長城,來威脅北京。
收到袁崇煥的奏疏以后,朝內許多大臣卻是不以為然,認為袁崇煥有夸大之嫌疑,更有甚認為袁崇煥在刷一波存在感,無非是想要銀子,要補給。
崇禎緊急召開那個內閣會議,讓大家擬一個章程出來,所謂的內閣會議也無非是吵吵鬧鬧,互相擠兌,崇禎聽著也煩,我顧不得周道登等內閣閣老的意見,自己一拍板,道:“袁崇煥他要什么,給他便是!”
皇太極要來攻打北京城,崇禎自然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來吧,狗腿子,有膽來,老子就有膽弄死你!
崇禎先是秘密調兵,令女將秦良玉帶著白桿軍火速進京,秦良玉,忠州人。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姿態風度嫻靜文雅。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桿兵”,遠近聞名。
秦良玉在天啟朝時便立下赫赫戰功,如今雖已是天命之年,卻仍然心系社稷。
天啟二年,奢崇明包圍cd,四川巡撫朱燮元傳令秦良玉前去征討。
當時各地的土司都貪圖賊寇的賄賂,按兵不動,只有秦良玉擊鼓西征。
秦良玉率軍攻取新都,長驅直奔cd,將奢崇明擊敗,解了cd之圍。奢崇明敗走后,秦良玉率領秦民屏等攻克二郎關、佛圖關,收復重慶。
朝廷于是授命秦良玉為都督僉事、充都督同知總兵,并加封為夫人,授馬祥麟為宣慰使,秦民屏為副總兵,秦翼明、秦拱明為參將。
授官后,秦良玉又收復紅崖墩、觀音寺、青山墩等賊軍重要據點,奢崇明兵敗自殺,秦良玉徹底平定奢崇明四川之亂。
巾幗不讓須眉的秦良玉,接到崇禎的詔令以后,率領白桿軍馬不停蹄,趕往京師。
崇禎之所以會看中這支軍隊,并非是因為白桿兵的人數眾多,而是白桿軍名氣和軍紀以及它的戰力。
可是光有了這支白桿軍還不夠,于是崇禎又把目光望向了遼東,在那里還有一支虎狼之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