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在進入到一個極端以后,會再進入另外的一個極端,并且很容易走進去,卻很難再走出來。
人一旦固執的以為,自己的觀點是沒有辦法再改變以后,就真的很難再改變了。就像每一個人都曾有過夢幻而又美好的想法一樣,總有一天會回歸到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這一種痛苦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無形之中形成的。
一個本該享受美好生活青春的少年,在繼承了一些東西以后,不但沒有增加快樂,反而有了數不清的煩惱。
就像是一個窮人,在突然之間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以后,得到的不是開心,反而是困惑和煩惱。
面對著這一筆巨大的財富,如何保護它成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面對著一個帝國,所要背負的責任,卻是沒有辦法估量出來的。
繼承,有時候并不是一種財富的延續,而是一種責任和痛苦的延續,就像是一個燙手山芋,不知如何是好。
人一旦被束縛以后,就很難有機會再獲得自由,命運被定格,時間被剝奪,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將會變得身不由己。
想起企業家創業失敗的案例,王振明便覺得有些顫栗,那種被剝奪的一無所有的感覺實在是不太好受。
古人對事與物的看法,與現代人有所不同,而王振明卻又偏偏是一個怪咖。固執而又充滿著有些浪漫的色彩,一切都源自于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是與現在這個時代完全不同的緣故。
人生沒有機會重來,當皇帝更沒有機會彩排,所有的一切都是現場直播,并且還有可能被自己玩死的可能。聽說朱由檢愛殺人,這一點和他暴躁的脾氣不無關系,除此之外或許和當時的那個時代也有關系,在一個大家都忙著抉擇當英雄和漢奸之時,想要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絕非那么容易。
然而事情,到現在為止,并沒有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雖然在經歷過幾場戰役之后,明軍已經元氣大傷,但并沒有到了亡國的地步,此刻軍民之心早已經渙散。真正想要捐軀為國之人已經寥寥無幾,而能夠捐軀為國的人更是排不上號。
人性在此刻被演繹的淋漓盡致。投降者與誘降者皆在進行著無聲的抗爭,但是生活并不只是只有無休無止的斗陣。
少年陷入到遐想之中,“我究竟是王振明,還是朱由檢?”
若說是王振明,那么便是那個除了能夠吃飽飯,能夠勉強找到一份糊口工作的苦兮兮大學生。不爭不搶也不與人發生任何其它的矛盾,愛情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若說是朱由檢,身份那就變得及其榮耀,如果可以,可呼風喚雨,萬人之上九五至尊。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但是作為一個窮學生來說,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都是徒勞,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都癡人說夢。但帝王卻不同,哪怕身處的環境有多么的惡劣,哪怕被打壓的不能喘氣,都有重振旗鼓,輝煌的那一刻,而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