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仁祖即位之前,后金已經攻陷了明朝的遼東,并窺伺遼西。于是有了后來的毛文龍進入皮島,這才對后金構成了威脅。
此時的后金差不多已經占領了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并且還在向前推進,想要謀取更大的利益。當大明有的東西,后金也開始擁有時,說明了這個敵人是真正有所準備的,而并非是小打小鬧。
十年前的薩爾滸戰役,一場改變明朝。
這場戰役被評價為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一切都要從一個小人物的發家史說起。
王振明覺得這個人和自己很像,這個叫努爾哈赤的人,小的時候家里條件也不好,小的時候就開始過起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后來碰到了一個影響命運軌跡的人,這個就是李成梁。
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是李成梁的好朋友。
努爾哈赤和李成梁還是親家,努爾哈赤的弟弟,叫做舒爾哈齊,這位舒爾哈齊有個女兒,后來嫁給了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柏,做妾。
努爾哈赤在母親死后,才十歲,繼母又對她不好。甚至來說很刻薄,到了19歲,于是乎不得不分家。
其實分家另過是明代女真人的習俗,一般年長的孩子會在成年后帶走一部分家產分家另過,家中留守產業的主要繼承人是幼子。對于努爾哈赤來說,分家可不都是好事,因為對他來說并沒有什么好處。
實際上努爾哈赤是破落的女真貴族之后,相對于某一個酋長的后裔。
少年時代繼母就以分家的方式將他和兄弟舒爾哈齊趕出了家門。
在經過一番人所共知得奮斗后,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打下了自己的“江山”。
在朝鮮人的記錄中,努爾哈赤兄弟被稱為“二酋”,努爾哈赤是“努酋”,舒爾哈齊是“小酋”。
舒爾哈齊也是女真人中著名的勇士,有“達爾罕巴圖魯”的美稱。“巴圖魯”在蒙古語中是勇士的意思,“達爾罕”是蒙古的官職,只授予在戰場上救過大汗的戰士,“達爾罕巴圖魯”是雙重的勇士稱號。
努爾哈赤當時被稱為“淑勒貝勒”,舒爾哈齊在建州女真內部也被稱為貝勒,兄弟二人都是建州部的主人。
而一個人的力量大小,用財富和人民馬來衡量絕對沒毛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