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有點像趙匡胤,在登基后不久,和趙普談論起五代時的動亂,趙普一語道破:“過去的動亂,就是由于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若想改變這種狀況,也并不太難,只要削奪其兵權,管制他們的谷錢,收了他們的精兵,天下自然就會安定了。”
趙普這一番話,使趙匡胤驚嘆不已。于是有了后來的杯酒釋兵權。
在明朝的積極經營下,明朝中前期女真人的朝貢貿易進入快速發展期,女真衛所的朝貢使節絡繹不絕,而朝廷對于遠道而來的使者們也是“悉聽來朝”,不加拒絕,且非常忠誠。
在這一年舒爾哈齊掌握了140道敕書,努爾哈赤更是掌握了360道,而建州女真的敕書總數是500道。
敕書是明朝賞賜給女真首領的委任文書,也是女真人進入馬市交易的憑證,女真首領更可以憑借敕書到京城進行朝貢貿易。
有了朝廷的敕書,女真首領就等于取得了人參、毛皮貿易的批發權,就相當于獲得了牌照,等于控制了部眾的生計,而同時敕書的多少也反應了女真首領的經濟實力。
撫順方面給建州部的賞賜者是努爾哈赤五百兩,舒爾哈齊三百兩。
在馬匹方面,努爾哈赤私人有七百匹戰馬,舒爾哈齊有四百匹。
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的關系在女真人中叫做“兩頭政長”,是女真的舊習俗。
努爾哈赤老祖宗猛哥帖木兒死后,凡察即位。
“凡察”是建州女真人,元末斡朵里萬戶府萬戶童揮厚之子,明建州左衛指揮使猛哥帖木兒之弟。
其兄猛哥帖木爾死后,執掌衛印。后與其侄董山爭印,明朝析左衛分置右衛,以其為右衛指揮使。
在哈達、葉赫等海西女真部落中也存在這種現象。
1595年,舒爾哈齊表示了自己的不滿,他私下里向朝鮮使者提出自己的禮物必須和哥哥一樣。
1606年努爾哈赤第一次接受了蒙古人送上的大汗稱呼,超過了舒爾哈齊。
1607年努爾哈赤又借口作戰不利,要斬殺舒爾哈齊的兩名部下。
于是到了1609年舒爾哈齊正式決定分家,于是在年初時在黑扯木地修建新城。
這座城市接近葉赫領地,表明他有聯合葉赫的企圖。
葉赫,是“海西四部”(葉赫、烏拉、哈達、輝發)之一。
努爾哈赤在舒爾哈齊遷徙時設下伏兵,在3月13日將舒爾哈齊囚禁,舒爾哈齊的長子、三子也被殺。
在血與火的創業歲月中,舒爾哈齊成為了兄長努爾哈赤的得力助手和主要戰將,但是隨著力量的壯大和權利欲的增加,他開始居功自傲起來。漸漸不滿足于自己的地位,意圖和兄長分享權利,形成了對努爾哈赤領導權威的挑戰,但是在殘酷的權利斗爭中,舒爾哈齊他失敗了,他輸了…
這次事件最大的收獲者也是努爾哈赤,他將兄弟手下半數的人馬吞并,分給了諸英和代善。
舒爾哈齊家中的敕書、民眾、牧群、金銀也被努爾哈赤賞給了諸英和代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