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時代,所謂的科技手表其實是叫“光腦”,也被稱為光子計算機,擁有近乎無限的計算速度,能夠實現跨越光年的即時通訊,完全打破光速限制,進行三維投影以及各種超級運算。
江淮寧很希望能夠把它變成現實,然而受限于這顆星球上的材料,她只能通過課程當中那些模糊的材料性能描述尋找可替代的材料。
有的時候,她能找到更好的,有的時候,只能找到次而次之的,然后一步步改進。
這一步,她已經卡很久了。
如果不是卡了很久,她也不會選擇先給母親戴了一塊“不完全版”手環來安母親的心。
她沒有摘下過手環。
系統看著江淮寧一次一次尋找改進材料的辦法,都有點想叫她不要努力了。
這太難了,倘若真的那么容易找到替代材料,星際怎么會經常發生各種星球大戰?光腦制作需要的核心材料,是星際戰爭當中最寶貴的資源。
即便是星際,光腦也是奢侈品,是只有少部分人才能擁有的東西。
但江淮寧卻一點沒有喪氣,即便手里的所謂“替代”材料可笑得連1%的性能都沒有。
她的心態特別平穩,只是繼續改進,哪怕只把它變好了0.01%,哪怕它偶爾還倒退。
她就像在完成一次普通的家庭作業。
“太神奇了。”江淮寧抱著視頻看上的光腦感慨。
這是初代版光腦,基本上所有的功能江淮寧都做出來了,但還差最后一個。
全息投影。
江淮寧認為,如果手表無法做到全息投影,那它就不能被稱為初代光腦。
但全息投影是個難以攻克的難點。
在幾個月前的科技交流會上,有部分公司展示了所謂的“全息投影”,可和真正的全息比起來,比螞蟻筑巢和科技大廈的技術含量差距更大。
“到底要什么樣,才能記錄光的振幅和相位?”
只有能夠記錄和還原光的全部信息,全息投影才能成為現實。
可光……是多么神秘的存在,人類目前對光也僅限于了解和猜測以及粗淺的應用。
完全記錄和還原光,這是現在的人不敢想的。
但江淮寧敢想,她旋轉了一下自己手上的腕表。
她的腕表是可拆卸的,除了檢測自身安全的貼片不會拆下來,其它的部件隨時能夠拆了,方便她進行改進。
手表很小,工具也很小,有的時候需要借助放大鏡才能找到上面的螺絲,而想要擰下來,還需要手腕足夠穩。
她替換了幾個零件后按下一個按鈕,手表上方出現模糊的投屏,像是一個院子。
系統震驚,江淮寧卻覺得不滿意:“比高度近視的人看見的世界還要模糊。”
是的,真的太糊了。
上面投影的院子都糊成一團,幾乎看不出是院子了,而且很不穩定,時不時就消失,然后過一會又重新出現。
看著比七八十年代的老舊電視機還差。
江淮寧又旋轉了某個按鈕,這會清晰了一點。
但僅僅是清晰了一點而已,天空和院子依舊糊在了一起,很不穩定,也沒有明確的分界線。
但這是在沒有使用任何一點需要通過戰爭掠奪的核心材料下制作出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