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淵與李承乾達成共識的時候,李世民還不知道,自己的主已經被人做了。
他此時正在甘露殿,跟長孫無忌商議削減封王之后的事。
卻聽他問道:“削減封王的旨意,已經下達幾天了,封王們的反響如何啊?”
“總的來說,長安這邊的封王,反響都不大,且都接受了這一現實,現在應該擔心的是,遠離長安的那些封王,會不會有新的動作!”長孫無忌若有所思地答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忽地笑了起來:“你這個右仆射,最近做得還不錯。當初你妹妹可是極力反對的。”
“呃”
長孫無忌嘴角抽搐,不由滿臉苦笑地道:“妹妹是一個識大體,懂進退的人,她也是為陛下著想,為大唐著想.”
“是啊,后宮雖然沒有朝廷大,但事情不比朝廷少,你妹妹事無巨細,都要督查作出表率,你也不要怨她。”
“我理解妹妹,并不怨她,但我也相信自己,絕對不會辜負陛下。”
“呵呵.”
李世民笑了笑,并沒有在這個話題上多聊,便轉移話題道:“封德彝的喪事,朕交給你辦,你似乎不怎么上心啊?”
“這”
長孫無忌面露遲疑之色。
卻聽李世民又道:“不管怎么說,你也是接替了他的右仆射之職,怎么著都應該有所表示啊!”
“我的性格,陛下應該清楚,當初咱們跟前太子斗的時候,我就看不慣太上皇那幫老臣。所以,陛下讓我去給封德彝辦喪,我肯定不樂意”
“呵,想不到你長孫無忌,這么記仇啊!”
李世民笑著指了指長孫無忌,然后又話鋒一轉:“不過,朝堂上那幾個武德老臣,也就蕭瑀沒什么壞心思。
至于裴寂,因為和太上皇的關系比較近,有時候,可以透一些口風給他,隨他去跟太上皇怎么說。
而宇文士及,封德彝這些,都是墻頭草。當初打洛陽的時候,太上皇故意把他們安排在軍中,時不時的向長安稟報,所以那時候,朕在他們面前,從不亂說話。”
“哦,原來如此,我就說陛下怎么連宇文士及也一并撤了,原來是秋后算賬啊!”長孫無忌故作恍然地笑了起來。
李世民倏地面色一沉:“你不能太聰明!”
“呃”
長孫無忌的笑聲戛然而止,不禁滿臉尷尬地轉移話題道:“之前削減封王的時候,裴寂和封德彝原來都是反對的,后來不知怎么的,就剩封德彝反對了,這件事,會不會有什么蹊蹺?”
聽到這話,李世民的眼睛不由微微瞇起:“你是說,太上皇那邊,有什么新的主張?”
“如果是太上皇的意思,那說明,太上皇對陛下削減封王,是真的在支持,如果不是,裴寂此人的心思,恐怕就有點深了!”
“嗯,你說得有理,裴寂此人,暫時不能動。但你這個右仆射,至關重要,你可明白?”
“陛下放心,臣明白.”
“啟稟陛下,兵部尚書杜如晦求見!”
還沒等長孫無忌把話說完,門外就傳來了一道稟報聲。
李世民眉頭微皺,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于是轉頭朝長孫無忌道;“你先去跟中書令房玄齡商議咱們之前說的事!”
“諾。”
長孫無忌應諾一聲,很快便退了出去。
而目送他退去不久,李世民又將杜如晦叫了進來。
“臣”
“說吧,直接說事兒!”
杜如晦剛想向李世民行禮,就被他打斷了。
“回陛下,兵部有新的消息,突厥在涼州,最近調動越來越多,兵部讓涼州都督府詳細報告,涼州至今沒有答復,臣推測,涼州恐怕不穩,故而面見陛下,準許朝廷派使者前往涼州,問明情況。”杜如晦立刻接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