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眉頭大皺:“這應該是十天前的消息吧?“
“是的陛下。”
“那兵部除了這消息,還有長樂王的消息嗎?”
杜如晦想了想,道:“兵部沒有,但戶部有,不過是涼州走私的消息。”
“如果只是走私,倒也不必現在處理,放在以后再說,現在恐怕的是.”
說到這里,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又道:“長平王于武德四年,死在了突厥的箭下。就是去年,長樂王在抗擊突厥的時候,也有功勞,他會和突厥勾結謀反嗎?”
“這”
杜如晦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這種事情,他還真不好說。
雖然他是兵部尚書,但這件事,已經超出了兵部尚書的職責范圍。
畢竟涉及到皇家家事。
“如果要論起來,長樂王算是朕的本家爺爺.”
李世民又自顧自地說道:“朕記得,他之所以被貶去涼州,是因為有人偷了他的馬,他把偷馬賊給殺了,太上皇對此很是不悅,并斥責他,就算他是封王,也無權殺人。他很不服氣,這才被貶去了涼州。”
“是啊,長樂王脾氣暴躁,涼州又是阻擋突厥的第一線,所以,他在涼州有權宜之權,根本沒把兵部放在眼里,這也是兵部難辦的地方啊!”
“呵呵.”
聽到杜如晦的牢騷之言,李世民不由笑了:“愛卿這是在怪太上皇嗎?”
“啊?”
杜如晦嚇了一跳,連忙作揖;“臣不敢。”
“無妨無妨。”
李世民安慰似的擺了擺手,然后又一本正經地道:“此事,依朕之見,還是得派人去查一查,如果他真的謀反,必定有所動作,如果他沒有謀反,朝廷可以問一問走私的情況。”
“陛下英明。”
杜如晦恭維了一句,欣喜道:“進可攻,退可守,以不變應萬變,陛下此舉,當真英明!”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又感慨似的道:“以后這樣的事情,估計還有很多,畢竟削減封王之后,很多情況會不太一樣。”
“臣明白,臣會讓兵部時刻注意各州的變化!”
“嗯,你先下去吧。”
很快,杜如晦就離開了。
而李世民,又詢問起了長孫皇后的事。
“無舌,皇后那邊怎么樣?”
“回陛下,皇后今早與中山王去了大安宮,是給太上皇請安的。”無舌躬身答道。
李世民眉頭微皺:“那逆子怎么又去大安宮了?他是不是跟太上皇在密謀什么?”
“這個奴婢不清楚,但太上皇每次都會單獨跟中山王聊一會兒。”
“那逆子最近有何反常?”
無舌想了想,有些古怪地道:“每天跟著衛王殿下去弘文館讀書,算反常嗎?”
“讀書?”
李世民愣了一下,不由道:“他不是不讀書嗎?怎么突然來了興致,跑去讀書?”
“據說是答應了長孫皇后,要考第一名.”
“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