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是,唐朝是古代科學發展的一個分水嶺。
我們比較熟悉的冷兵器巔峰,基本都出自唐朝。
所以,在這個時代發展科學,其實是有一定優勢的。
但怎么去利用這個優勢,其實也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以科舉為主。
特別是士農工商的觀念,依舊深入人心。
當然,李承乾也不會盲目的去發展科學。
他最開始的打算是,利用江陵的小商品經濟,讓人們看到科學帶來的各種新奇商品,以及科學發展帶來的各種便利。
只有當科學真正普惠到百姓,才能讓他們認識到科學的前途。
這個作用跟考科舉是一樣的。
當人們認識到可以通過科舉當官,才會去學習知識,然后參加科舉考試。
同樣的道理。
當人們認識到科學可以改變生活,也可以改變命運的時候,他們才會去學習科學,然后進入科學院。
而如今,通過江陵這兩年的發展,人們對新鮮事物已經沒有了最開始的那種吃驚,不可置信。
這說明人們已經開始漸漸接受改變了。
在這種時候建立科學院,推廣科學,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所以,李承乾才會在這時候向李世民表達自己的意愿。
但當房玄齡他們得知是誤會一場,在看了李世民輕松用一把匕首劈斷軍刀之后,又提出了新的疑問。
“敢問太子殿下,您這科學院只做研究嗎?朝廷的事情他們會參與嗎?”房玄齡小心翼翼地問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卻沒有說話。
雖然他對李承乾說的科學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這么多奇人異士一起搞研究,若制造出了什么了不得的東西,那可是叛亂的源泉。
比如長孫安業他們,為什么敢反叛?不就是因為手里有火雷嗎?
若沒有火雷,他們能成功嗎?
很明顯不能。
所以,不是李世民不想答應李承乾建立科學院,而是真的有點怕李承乾弄出來的東西。
卻聽李承乾笑道:“我覺得,科學研究是一件很純粹的事,若是被權力污染了,科學研究的意義就沒有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科學院的所有研究人員,只有榮譽官職,享受一切榮譽官職的待遇,但不參政,議政,沒有任何朝廷官吏的權力。”
“嗯?”
李世民微微一詫,似乎沒想到李承乾答應得這么干脆。
這不僅讓他刮目相看,就連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都有點不認識眼前這個太子了。
畢竟這個太子當初為了權力,可是拿槍威脅過皇帝的。
但是,當李承乾確認科學院不會參政,議政的時候,他們心里都同時落下了一塊石頭。
因為朝廷的權力就那么大,這邊分一點,那邊分一點,到最后肯定不夠分。
而不夠分的結果,絕對是一片混亂。
所以,李承乾主動讓步,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對李世民來說也是如此。
只見李世民微微一笑,旋即把玩了一下手中的匕首,道:“這件事朕準了,不過,招收科學院人才的事,得你自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