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種情況,從楊堅開始就在想辦法對付這群貴族,這就是科舉制的真正目的。
但為了隱藏這個真正的目的,當時還充滿了妥協。
比如參加科舉,需要由貴族提名。
直到李世民時期,科舉制才達到由底層人可以自己報名參加的程度。
而武則天時期,武術科舉的出現,標志著科舉制度的基本完成。
但貴族勢力實在是太大了。
很快,底層人就無法自己報名參加科舉考試了,又回到了最開始的由貴族提名參加。
直到黃巢起義,將五姓七望和關隴貴族殺了個干干凈凈,科舉制才真正面向底層。
“那些世家大族為什么能與我父皇叫板,就是因為他們掌控了絕大多數的讀書人!”
眼見李世民四人被自己的話,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李承乾又笑著道:“父皇與諸位大臣想想,如果這些讀書人是布衣百姓,他們一無所有,是不是就能為所欲為?是不是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簡直令人討厭至極!”
“對對對!”
李世民深以為然的連連點頭:“確實令人討厭!”
但說完這話,他又覺得自己的身份不應該這樣說,于是沒好氣的瞪了李承乾一眼,默然不語。
這時,長孫無忌卻沒有那么多顧慮。
只聽他沉吟似的道:“那依太子的意思,他們若參加了科舉,就老實本分了?”
“呵呵.”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反問道:“那依舅舅之見,他們為什么要參加科舉?”
“自然是為了做官!”長孫無忌脫口而出道。
李承乾又笑了:“那他們做了官之后呢?會怎么樣?”
“這”
長孫無忌語塞,不由扭頭看向房玄齡與杜如晦。
只見他們也一臉茫然,不知所謂。
卻聽李承乾又有些好笑的道:“他們若做了官,就會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舍不得頭頂上的官帽啊!”
“什么!?”
房玄齡三人瞳孔一縮,猶如醍醐灌頂,如夢初醒一般看著李承乾。
就連李世民都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因為李承乾的這番話,簡直刷新了他們的三觀。
其實科舉制的真正巔峰,并不在唐朝,而在宋朝。
唐朝通過科舉制做官的,連兩成都不到,而宋朝卻有四成。
究其原因就是,唐朝的世家大族把控了絕大多數的官位。
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狀,除了要鏟除世家大族的荼毒,還有就是對科舉制的改革。
“那么,我為什么要讓我父皇加開恩科呢?”
“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陽謀!”
李承乾又自顧自的道:“何謂恩科?乃施恩于天下士子,結天下讀書人以歡心的科舉。但恩科是為了選才嗎?并不是!而是將世家大族掌控的讀書人,困在牢籠里,讓他們進來容易出去難。”
“這”
聽到這話,李世民眼睛瞬間變得大亮,激動得呼吸都有些急促,隔了片刻才強壓下心頭的激動,鄭重其事道:“好!恩科的事,朕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