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李世民至今還不知道李淵返回長安的事。
他此時正在跟大理寺卿戴胄談論河北道賑災糧食被調換的事。
雖然之前他曾派魏征去河北道調查這件事,但魏征那邊還沒有調查出結果,大理寺這邊就收到了魏征的舉報信。
這讓戴胄十分蹊蹺的同時,又不得不將此事稟報給李世民。
只見李世民認真看完舉報信的內容后,皺眉道:“你覺得魏征有問題嗎?”
“這”
戴胄遲疑了一下,然后沉吟道:“回陛下,大理寺辦案,講究的是證據,臣不會因為一份舉報信,就覺得尚書右丞有問題,當然,臣也不會覺得,尚書右丞沒有問題。”
“那你的意思是?”
“不瞞陛下,除了這份舉報信,據說中書令房玄齡那里,也收到了彈劾魏征結黨營私的奏折,臣覺得,此事雖然有夸大的成份,但絕非空穴來風!”
“呵!”
李世民聞言笑了:“想不到你大理寺連中書省的事情都這么了解?”
“陛下誤會了,是臣接到舉報信,主動去中書省調查的!”
戴胄解釋道:“中書令也知道這事。”
“那中書令為什么沒有跟朕稟報這事?”
“這個.”
戴胄遲疑了一下,道:“據中書令所言,尚書右丞正奉命調查河北道的賑災糧案件,如果這時候稟報陛下,可能會打亂尚書右丞在河北道的調查。”
“這么說來,中書令是不信魏征會結黨營私?”
“可是陛下,臣以為,就算中書令相信尚書右丞,但那么多奏折彈劾他,還有人寫舉報信到大理寺,說明尚書右丞確實該檢點自己的行為了!”
李世民聽到這話,想了想,然后點頭道:“嗯,有道理,你去告訴魏征,就說朕說的,他整天給朕上諫,規勸朕的行為,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情,損害了他完美的諍臣形象,讓朕以后怎么信服他?”
“還有,今后讓他做事藏著點,別讓朕發現!”
“這”
戴胄直接被這話整不會了。
什么叫做事藏著點?
掩耳盜鈴啊你!
雖然戴胄對李世民對魏征的態度十分無語,但也明白李世民對魏征的寵愛,以及同樣不信魏征會結黨營私,所以,二話不說的就告辭離開了。
而李世民在目送他離開之后,還沒來得及放松一下,就聽殿外傳來宮侍的稟報聲:“啟稟陛下,兵部尚書杜如晦求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而后擺手道:“讓他進來!”
“諾!”
殿外應諾一聲。
很快,杜如晦就從門外走了進來。
“臣”
杜如晦剛準備參拜,就被李世民打斷了;“免了,免了,發生了什么事,快快說來!”
他知道,一般情況下,杜如晦是不會這么著急見他的,除非發生了什么大事。
而兵部接到的大事,肯定不簡單。
所以,由不得李世民不著急。
卻聽杜如晦沉聲稟報道:“回陛下,臣剛剛接到消息,太上皇從太原回來了,目前正在長安城外!”
“什么?!”
李世民詫異了一瞬,然后臉色瞬間沉了下去:“沒有朕的命令,他是怎么回長安的?還有李道宗,他是干什么吃的,這點事都辦不好!”
“陛下息怒,且聽臣詳細稟告!”
杜如晦一邊勸慰李世民,一邊將李淵返回長安的詳情,稟告了李世民。
聽完李淵返回長安的整個過程的李世民,臉色更加陰沉了。
卻聽他沉沉的道:“果然是爺孫倆,做起事來也如出一轍!”
“那陛下打算怎么安置太上皇?”
“人都回來了,還能怎么安置?”
李世民沒好氣的說了一句,忽又想起什么似的,展顏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