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火炮,裴宣就來了精神,不過話一出口,他就覺得這話有些不妥,于是連忙閉上了嘴巴,露出一臉尷尬的表情。
但李承乾卻沒有責怪他言語上的不妥,而是主動向他轉移話題道:“你剛才指揮完火炮作戰,可發現火炮的問題了?”
“什么問題?”
裴宣有些不解的反問道。
李承乾頓時抬手扶額,然后語氣無奈的道:“你難道就沒發現你那些火炮存在散熱問題嗎?”
其實早在火炮制造之初,李承乾就跟張鐵他們討論過火炮的散熱問題。
特別是火炮的材質上,他們選擇了質地較軟的銅炮。
因為銅炮不易發生斷裂。
但是,如果炮身的溫度過高,依舊會存在炸膛的可能。
所以散熱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至于張鐵他們為何沒有重視散熱的問題,李承乾猜測,可能從火炮到制造,以及中間的實驗,再加上今天的演習,火炮總共也沒有發射幾次。
這才導致張鐵他們,以及裴宣,都沒有察覺炮身過熱的問題。
見裴宣依舊表情不解,李承乾又提醒道:“軍事演習不比戰場上,你不可能只面對幾百個敵人,所以你開炮的次數,也不可能只有兩三次。那么,頻繁的開炮,就會導致炮身過熱,而銅質的結構也容易發生軟化。”
“如此一來,影響發射的精度還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存在堵塞的情況,很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火炮爆炸!”
“就像開花彈一樣炸開嗎?”
裴宣聽懂了,只不過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李承乾的話。
“對!就像開花彈的爆炸!”
李承乾覺得這個比喻很恰當,便順著這話說下去,又道:“開花彈爆炸的威力,我就不用多說了,最重要的問題是,操作火炮的士兵會有危險,而且火炮的造價你也知道,如果被炸毀了,損失也會很大的!”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賠了夫人又折兵!”
聽到這話,裴宣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問題的嚴重性。
卻聽他面露擔憂的道:“不瞞太子殿下,其實臣也察覺到了,每次發射火炮之后,炮身就變得滾燙,有好幾次都燙傷了操作火炮的士兵.”
“所以啊,你要注意散熱的問題!”
李承乾繼續道:“只要做好散熱的工作,就能減少炸膛的風險,既能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又不影響火炮的使用,而且還能提高作戰的效率,可謂三全齊美!”
“呵呵,還是太子殿下英明!”
裴宣笑著回應了一句李承乾,又好奇的追問道:“那敢問太子殿下,要如何解決散熱的問題呢?”
“這”
李承乾聞言,不禁面露遲疑之色。
其實他也說不明白如何散熱。
畢竟軍工方面的知識,都是很專業的。
就算翻閱《百科全書》,也是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若他照本宣科的給裴宣解釋,估計裴宣也聽不明白。
不過,從他上輩子看抗日電視的記憶來分析,小鬼子在連續使用機關槍后,會往機關槍上潑水,然后才能繼續使用,由此可見,這應該是比較簡單的散熱方式。
想到這里,李承乾便對裴宣解釋道:“最簡單的散熱方式就是拿水往炮管上澆,以此達到散熱的目的。當然,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真正需要解決的,還是炮管材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