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宮屬官一個接著一個的站出來,江陵一系的官員,也紛紛站了出來。
一時間,整個朝堂涇渭分明。
李世民見狀,雙眼不由微微瞇了起來。
而高士廉,長孫無忌,虞世南,孔穎達等大臣,則立刻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卻聽李承乾又淡淡開口道:“適才孔師質問孤,科舉改革后,士子們學什么,又考核什么,孤現在就可以回答你,學新學,考核新學。”
“何謂新學?符合我大唐發展需要的新學問。而不是整天研究如何當官的廢學!”
“孤可不希望,一本書有數十種注解的《論語》,成為士子們學習的經典!”
“另外,孔師說工科,醫科這些都是不入流的東西,那么,孤要在這里反駁你了。你所謂的不入流的工匠,醫者,一個造了神威大炮,一個可能會救你的命!”
“這”
孔穎達聞言,不禁愣在了當場。
卻聽李承乾繼續道:“至于虞大人的言論,孤很欣賞你的學問,但孤覺得你實在太迂腐了,就像那種讀書讀傻了的腐儒。”
“不知道有句話這么說嗎?盡信書,不如無書。”
“你說齊桓公也就罷了,但你將秦國二世而亡算在秦始皇頭上,這不是讀書讀傻了是什么?孤告訴你,秦國滅亡,不是什么暴政,而是制度的推行與律法的不匹配!”
“那敢問太子,何謂制度的推行與律法的不匹配?”虞世南一臉好奇的問道。
似乎并沒有因為李承乾罵自己腐儒而生氣。
只見李承乾又淡淡道:“所謂制度,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秦國統一六國之前,使用的是什么制度?答案很明顯,耕戰制度!”
“而這個耕戰制度,便是商鞅變法弄出來的!”
“那為何會與法律不匹配呢?因為秦國統一六國后,采用的是郡縣制。”
“虞大人請想想,一個為耕戰制度創造的律法,能適用新推行的郡縣制嗎?明顯不能,因為它們根本不匹配!”
“所以,產生的問題就越來越多,矛盾也越來越多,最終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再加上秦二世胡作非為。是故,秦二世而亡。”
“這”
聽到這話,虞世南頓時陷入了沉思。
而其余眾臣,也不禁面面相覷。
特別是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目光,都有些變了。
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理解李承乾這番話。
比如孔穎達。
卻聽他又義憤填膺的道:“太子殿下這是在胡說,秦始皇是暴君,這是公認的事實!”
“誰公認的?”
李承乾有些好笑的問道。
孔穎達愣了一下,旋即板著臉道:“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傳下來的,史書上也是這樣記載的,莫非太子殿下在質疑史書?”
“呵!”
李承乾不由呵了一聲,冷笑道:“剛才孤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孔師是一句話也沒聽進去啊!”
“那么孤問你,史書是誰寫的?”
“自然是太史公!”